三寸之間

火鍋不是沒有文化的料理

面對老罈香川味兒過年限定的重慶火鍋,令人回想三、四十年前在台盛行的毛肚火鍋,今日重拾舊滋味,開心得不得了。

面對老罈香川味兒過年限定的重慶火鍋,令人回想三、四十年前在台盛行的毛肚火鍋,今日重拾舊滋味,開心得不得了。(攝影者.王瑞瑤)

撕下二○一八年最後一張月曆紙,翻到背面空白處,開始羅列今年年夜飯的菜色,然後貼在冰箱上公告全家人,這是承襲我山東父親的習慣。雖然嫁人多年,父親亦離世三年多,這張團圓夜的菜單還是準時出現在娘家的冰箱上。

長輩的身教與言教默默轉移到自己身上,這正是他們給予孩子的家教。開鐵工廠的父親為元香沙茶火鍋打造不鏽鋼餐具和沙茶醬攪拌槽,因此全家成為常客,直到做了美食記者,正式採訪這家火鍋名店,才知道元香開啟台灣火鍋史的新階段:在客人面前用機器削切冷凍肉,首創火鍋店的牛肉秀,特別訂製「元香」浮印的不鏽鋼鍋碗碟匙,不為環保,而是創造時尚感!

吃火鍋是食的基本教育,上桌第一件事是磕雞蛋分黃白,蛋黃放進味碟裡,與蔥蒜、沙茶醬、醬油等調配個人偏愛的口味,蛋白則集中等待。清湯鍋先涮肉,吃完肉再煮菜,丸餃只容許旗魚丸和手工魚餃,煮蛋白前先清鍋底,吃完蛋白才煮麵,最後唏哩呼嚕吃個精光。父親最討厭材料下鍋亂煮一通,導致湯頭混濁不堪,火鍋變大雜燴甚至接近廚餘狀態,而且吃火鍋一定要專心,每個人都要顧好自己筷上的那片肉,並為那塊肉的過與不及負責,同時學會珍惜食材。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