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集團執行長,四度拿下國家金鼎獎「最佳財經時事雜誌獎」, 2012年榮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奪下總計50座國內外獎項,採訪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奇、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IBM執行長 羅梅蒂、債券天王葛洛斯、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等國際人物。
這一段對話,在我心底迴盪許久。在「商周綠電交易」論壇上,總主筆呂國禎坐我旁邊,我問他最近在忙什麼,他說正策畫一個年度大題目。我開始好奇的詢問他,會怎麼架構這個題目、找什麼案例……。「你怎麼問我總編輯的問…
趨勢正逆轉,Omicron、俄烏戰爭,聯手加重了升息壓力、供應鏈困境,連過去被追捧的高成長科技股都受壓暴跌。比爾.蓋茲說,這次市場「熊群」的主張相當強力,讓他非常擔心。貝佐斯直言,當科技股牛市結束時,「教訓可…
每次有同事叫我「老闆」,我都很想反問:我真的是你的老闆嗎?我其實很不喜歡別人叫我「老闆」。一方面,我有文字癖,對於遣詞用字的分毫之差特別敏感,總覺得它們會牽動意識流轉。「老闆」這兩個字,對我來說,象徵著…
募集一千八百萬,只需要十天?這一天,「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成立,這是由大聯大與商周倡議發起,佳世達、光寶、研華 、精誠、益登、威剛等科技業者共同投入的ESG組織。在台灣進入「與病毒共存」的階段,此聯盟成立…
「我想跟你商量,你們內部認列這個專案的收入時,能否加權處理?」那一天,大聯大永續長曾國棟打電話給我。本以為是公司層級的決策,沒想到,他竟是為了我們同仁的獎金而來。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有個形式創新的ESG合作…
現象一:「你怎麼會讓這種產品的庫存『多到』兩個禮拜!」一家半導體通路商的主管斥責屬下庫存管理失當,不夠有效率。兩個月後,「你怎麼可以讓這種產品的庫存『只有』兩個禮拜!」同一種產品、同一位主管,指責的方向…
「為什麼主管總是對我特別嚴格,不是看我不順眼,就是吹毛求疵?」一位員工抱怨。其實,這員工實力不差,但面試時,他大肆吹捧自己的厲害,並要求遠高於行業水準的薪資,可以想見,錄用後主管會以高標準檢視他的成績單…
「如期、如質、如預算」是以前學專案管理的三大原則,守不住這三條底線的,就是失敗專案。但一進到數位時代,尤其是跟數位轉型相關的專案,這三大底線要守住,是不是有點難?光是專案目標,就不容易定!特別是建立新商…
以下是兩則電郵,請問哪一封比較容易得到回覆?郵件一主旨:火星公司提供最佳企業訓練方案。我是李四,火星公司業務總監。火星是台灣最大企訓公司,我們擁有百位專家,針對企業文化、團隊領導、創新變革三大領域提供訓…
一七八九期《商業周刊》封面指出,「大缺工海嘯襲台,人才荒再十年」。企業如何因應人才難找的問題?加薪!許多管理者第一時間總提出這個解決方案。十年前的我也是如此,但現在的我,不敢只這麼想了。因為許多人才加薪…
如何「洞察」客戶的痛點?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個故事。那是Salesforce的「美林大叛逃」事件。創辦人貝尼奧夫在著作《開拓者》中說,二○一三年時,他們差點失去美林證券這個指標大客戶,「美林不是受到其他競爭者的誘惑,…
台灣市場很自由。尤其是民生消費品市場。你看,線下的便利超商、大賣場、百貨公司、各地Outlet,大家拚了命的開;線上,各種大小電商平台,也從來沒有停止擴張,連Line都開了禮物商城。換言之,同一個商品,在不同的零…
「回頭一望才發現,後面沒人跟上,」在商周CEO學院的「經營三學」課堂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曾提到這個場景。宏碁三造之痛實在太具體,這一幕始終停留在我心上,在日後帶領組織轉型的過程,我常回頭看,部隊跟上了沒?…
我從來不諱言,我是Uniqlo的愛用者。以前,我用它的產品;擔任執行長後,我跟它學行銷。光是看它如何賣出一件白T,都能給我啟發。傳統行銷人員一定極盡所能的介紹產品,這白T的版型有多修身、材質有多天然、洗幾次都不…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此刻尤其如是。贏者圈發送的利多消息,一波接著一波。外銷訂單連二十紅、股市(二○二一年)日成交均量破歷史新高、全年總稅收二兆八千億元,不但創歷史新高,並較預算目標超徵四千億元。個體利多…
「甲、甲、甲……,」檢視年終績效時,有部門的員工績效很平均,沒有人被打乙等、也沒有人得到特優。「一千、一千、一千……,」呈報加薪時,也有部門雨露均霑,大家的加薪幅度平均,沒人被重點加薪。「大家都很棒、很…
出任執行長不到半年,百年來最可怕的疫情就肆虐全球,連續兩年、兩波疫情,都是對我這個新手的大考。所幸二○二一年結算出來的財務數字,我們重回成長軌道,營收、獲利都成長!數字逆轉的背後是體質的改變。我們從一個…
為了凝聚主管群的向心力,最近我辦了一次Team building。「這個丟球比賽,每一回合都會算分數,最後我會取一個最高總分,代表商周成績。」引導教練廖炳煌說。四隊、四種顏色的球,每隊把球丟進四個不同分數的桶子後,…
這一年,因為幾個專案,我跨級帶領了一些年輕同仁。我發現,年輕人很容易忽略「異常回報」這件事。「你是全公司唯一會跑在我前面、主動管理我的人,」曾經,上司這樣讚賞我,也因為這個好習慣,我的職場之路相對順遂,…
「這產品的功能太少」、「客戶說再加幾個功能才夠用」、「客戶嫌我們賣太貴」……,在業績檢討時,行銷或業務人常做這樣的陳述。曾經,我也是這樣的單點思考著。如今,我知道這種說法非常不究竟。現在的我,會打破沙鍋…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