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周刊》走過篳路藍縷的三十多年,從雜誌、出版的年代,邁向學院課程、數位傳播的多元載體時代,如今呈現「新商周」面貌。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台灣第一本財經週刊,在永康街13巷7號的小公寓創刊。
商周二字的由來,取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商業發達、文風鼎盛的「商」朝與「周」朝,因此《商業周刊》的「周」字與一般週刊之「週」字不同。希望能以商周之名,勉勵所有工作夥伴在台灣經濟發展,商業蓬勃的每一個重要時刻,都能堅持專業、不畏挑戰地製作關鍵性的題材,提供深度與速度兼備的優質內容。
正如創辦人之一,現任商周榮譽發行人金惟純先生說:『在這個土地上,不同的人,都在為他們努力的事,付出熱情並堅持到底。我相信創辦商周,是一件對的事情。』
作為台灣社會的重要資產,「商周集團」的企業使命是以媒體的影響力,推動華人社會躋身世界一流,不只是雜誌,《商周》的使命,就是致力建立一個多元載體資源平台,讓人們可以透過不同的媒體載具,方便自主地接收文字、影音、圖像、課程等多元豐富的優質內容,旗下事業體包含《商周》、《Smart智富》、《alive》及商周編輯顧問公司。

商周品牌故事分享

海峽經濟邊緣人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金融海嘯

客座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