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不到八點的大清早,一個「反常」的航班從桃園機場出發,從報到、機上餐點到服務用品,都和旅客平常熟悉的很不同。例如,機上的枕頭、毛毯,摸起來似乎不如棉質柔軟,因為是用咖啡渣等再生環保材質製造;旅行…
「如果貴公司不將SDG(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納入經營考量,遲早有一天倒閉也不奇怪!」日本諮詢公司永續發展夥伴(SDG Partners)執行長田瀨和夫,向商周回想起,當年第一次見到某位日本龍頭企業社長,就是忽然被傳喚…
採訪國際重量級古生物學家李家維的第一個場景,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一樣,從一顆一億年前、鑲有疑似恐龍羽毛的緬甸琥珀開始。「你看這個羽毛上有勾子,鳥類羽毛不會有勾子⋯⋯,」在苗栗南庄家中擺滿戰國時期青銅器…
當市場趨勢告訴你,你所屬的產業,即將如夕陽西下,你會認賠殺出,想辦法把公司收了;還是,你會放手一搏,另闢生路?中華紙漿,這家成立近一甲子的老造紙廠,選擇了後者。他們花了五年全力研發不含任何塑膠的食安級用…
東北季風吹拂的冬天,有一群人穿著連身防水衣,蹲在淡水河行經的蘆洲灘地上,用刀具砍除不斷增生的水筆仔,只為了把這些地還給度冬的水鳥,讓牠們飛來台灣時能有棲身之處。這是由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所發…
當你看見了一個「方向明確,但不知何時會發生」的未來趨勢,你有勇氣立刻研發、練兵、推出產品測試市場,即便高達八成的老客人不埋單,也在所不惜嗎?對國產女裝輝盟國際董事長賴鴻儀而言,答案是肯定的。輝盟創立至今…
走進超市,你會發現,克寧牛乳利樂包的塑膠吸管換成紙吸管,同一品牌的罐裝奶粉已拿掉塑膠外蓋、不提供塑膠湯匙,美祿沖泡包也印上回收標誌⋯⋯。剛開始對減塑一無所知咖啡膠囊、殘渣回收都碰壁它們都是全球食品龍頭雀…
雀巢市場跨世界多個國家和文化,永續承諾如何因地制宜的實踐?商周專訪該集團亞洲、大洋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三區的永續與傳播事務副總裁霍格(Chris Hogg),以下是精華摘要:亞洲消費者不重視環保?比起理念更關心…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Google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都穿它的鞋,好萊塢男星李奧納多握有它的股票,才四年就化身估值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它是「全鳥」(Allbirds)。從原料端開始減碳牧羊場土地埋蟲吸收CO2十…
二○二一年,唯一能與疫情相提並論的全球話題,恐怕就是「減碳淨零」。歐盟在七月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未遵守歐盟碳排放規定的進口產品未來將被課稅;剛在十一月中落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二十…
廢氣也能做衣服?沒錯,全球第一件由廢碳排製成、美國潮牌lululemon的瑜伽褲,將在明年正式量產,背後的關鍵廠商,就在台灣。今年十一月初舉辦的台北紡織展上,遠東新世紀正式宣布此消息。跨產業、跨國整合費時三年比…
數百位全球政要、官員,正準備前往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參加十一月一日開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個長達兩週的會議,涵蓋能源、金融到城市規畫等部門的跨國談判,將為未來十年擬定更積極的減碳氣候行動。其中,…
疫情以來,外送成為消費者的日常,但這背後,卻引發新一波垃圾危機。根據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估算,台灣今年五月和六月,六都的紙容器和塑膠容器總量為一萬八千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近一五%。其中,新北、台中、台南…
南方澳漁港裡,船擠得水泄不通,外頭還有想進來躲避璨樹颱風的漁船,也很難進港。這是當地俗稱「三腳虎」的扒網船隊自主休漁的第六天,但漁民們也沒閒著,港邊堆滿了大型魚網,他們一邊修補、一邊大聲聊天。只要鯖魚一…
台灣鯖鰺漁業的轉角,是一九九七年崛起的扒網(俗稱三腳虎)技術,全面取代了大型圍網,扒網不但改善了大型圍網的耗油、耗人力的缺點,更將鯖魚產量再度推上新高峰。高效捕撈卻苦了漁民與魚群鯖魚體長逐年降,陷入惡性…
台灣人一年要敷上億片面膜,累積起來是四座台北一○一大樓高度,但你有想過,這也等於丟掉了四座一○一高度的垃圾嗎?「全球品牌都會變綠」他帶供應鏈化解垃圾問題而今年,歐萊德卻研究出一款不僅面膜布可以自然分解,…
在台灣南方約兩千公里的海上,一座被白色沙灘與珊瑚礁包圍的翠綠島嶼,當地碧海藍天的寧靜環境,不只是保育類的海龜喜歡,更被開發商視為奇貨可居的度假飯店寶地。這個四平方公里觀光小島綠能發電、食材自給自足在原本…
全球已有三百多家企業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DP)共同成立的RE100,台灣加入的企業有十家。特別的是,其中五家:大江生醫、科毅、葡萄王、歐萊德、佐研院,竟都是美妝生技類廠商。相較同…
七月,台中太平工業區的一家工具機廠內,三名來自花蓮後山的高工畢業生,有人量測零件、有人操作機台、有人學著繪圖。因疫情變調的暑假中,他們透過有薪實習,提早進入企業,並將在九月開學後,成為這家公司的正式員工…
資源、財力都比人差的小企業,就沒辦法做大事?那可不一定。喊動兆元機械產業揪團,一起到東部打造永續人才基地的「後山計畫」,關鍵發起人既非產業公會理事長,也非營收百億元的企業大老,而是一家去年營收僅約兩億元…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