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838 期
-
- 總編輯的話 重重疑雲
- 創辦人聊天室 以安全之名,行不安之事
- 石頭評論 呷緊弄破碗?──台灣命運的歷史觀察
- 去梯言 誰說不是文革
- 陳文茜專欄 給下一輪的溫世仁
- 台北耳語 漆畫身價翻六十倍 蔡哲雄叫賣功力一流
- 台北耳語 法官女兒成「罩門」 盧仁發對尹案漏口風
- 台北耳語 第一夫人「嗆聲」 耶誕味不敵選舉味
- 台北耳語 網站拍賣阿扁總統酒 連戰踢到鐵板
- 火線話題 威盛 如何打敗自己?!
- 火線話題 王雪紅、陳文琦面對二萬五千字指控
- 人物特寫 「我下飛機後就想跟父親說抱歉」
- 火線話題 威盛面臨的四大管控危機
- 火線話題 陀螺,停了
- 火線話題 中華電用全民釋股吸全民選票?
- 火線話題 高企工會鬧罷工 財政部提前操兵
- 火線話題 上海出生的台灣女婿入主迪士尼
- 火線話題 戴爾要抓住廣達、鴻海的獲利?
- 火線話題 辜家父子檔馬不停蹄的一週
- 大陸焦點 胡錦濤要董建華「貼近」民眾
- 產業風雲 證期會開鍘 券商報明牌成絕響?
- 產業風雲 大華證券總座的「百貨公司」經營學
- 產業風雲 建華銀想嫁 還得再添嫁妝?
- 火線話題 榮譽 請歸給逆境向上的勇敢心靈
- 人物特寫 「台灣房地產榮景 還有十到二十年」
- 產業風雲 房地產榮景 不看景氣看政治?
- 產業風雲 國壽當房東 租金營收不動如山
- 大陸焦點 大陸民營企業家翻身 成了外交急先鋒
- 火線話題 「連弱宋強」為何變成「親弱國強」?
- 產業風雲 蕃薯藤靠女人、小孩找到「錢」途
- 產業風雲 三家面板二線廠撼動雙虎地位?
- 產業風雲 手機發燒 發光二極體發光
- 產業風雲 花三百七十億網住上兆市場大餅?
- 產業風雲 遊戲橘子得靠硬體二度上「天堂」
- 產業風雲 教改十年的奇花異果
- 封面故事 別讓腦力超負荷
- 封面故事 致命的完美
- 封面故事 學習放鬆
- 產業風雲 打敗不景氣 新光鋼鐵連賺十九年!
- 產業風雲 台塑石化上市 王永慶王國增加新動力
- 產業風雲 一隻泰迪熊價格可買八輛百萬名車!
- 英文無所不談 阻撓立法的進行
- 國際視窗 景氣復甦 重新擦亮MBA招牌
- 國際視窗 五大創新 改寫未來生活
- 國際視窗 英國網路銀行 跨不過英倫海峽?
「商人治港」搞不定港人
胡錦濤要董建華「貼近」民眾
大陸焦點|
撰文者:
林克
|出刊日期:
2003-12-11
北京給予香港一系列優惠政策,雖然刺激了經濟,卻無法減少民眾對政局的不滿,這使得北京當局相當頭疼……
十二月三日,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到北京述職。這是自香港發生「七一大遊行」後的五個月內第二次述職。此種罕見的情況,相信與不久前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有關。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見董建華時表示,希望港府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貼近民眾,體察民情,集思廣益,不斷提高為市民服務的水平。相比他對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高度讚揚,顯示胡錦濤的弦外之音是對董建華政府施政的不滿。
上月香港區議會選舉後,民進黨國際事務發言人蕭美琴恭喜香港民主黨大勝親共的民建聯(民主建港聯盟)。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周文重罕見的反駁道:「陳水扁攻擊香港『一國兩制』不成功,實質是要搞『台獨』。」香港問題實在令北京頭痛。
中共的治港政策始終基於這樣一種認識:香港是工商城市,只要經濟繁榮就能長治久安;而要搞好香港經濟就要依靠財團。因此,「港人治港」實際上是「商人治港」。「七一大遊行」後,北京仍維持這種思維,將港人不滿原因歸結於經濟衰退,於是給予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開放大陸人自由到港旅遊、開放人民幣業務等,這些優惠確實奏效,香港經濟已逐漸步出衰退。據港府公布的數字顯示,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較前季成長六‧四%,增幅高於預期。雖然市民對經濟前景的看法越來越樂觀,但並未因此減少對政府的不滿。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