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深度報導台灣「新貧」現象的廣大回響

榮譽 請歸給逆境向上的勇敢心靈

《商業周刊》首度以「逆境向上」系列報導獲吳舜文新聞獎, 這不僅是半年的努力得到肯定與回報, 更令人驚喜的, 是報導中那些散播在各地的「鬼針草」成長茁壯……

郭奕伶(左)、黃創夏(右)榮獲第18屆吳舜文新聞獎。 (攝影者.張嘉顯 )

「記者比醫生更有權力,因此該負起更大的責任,帶動新聞界提升,也使社會提升。」這是董氏基金會執行長葉金川於十二月五日,應邀在第十八屆吳舜文新聞獎頒獎典禮上演講時,以「責任與榮譽」為題,語重心長的期勉新聞從業人員。

對新聞記者來說,由裕隆集團董事長吳舜文創設的「吳舜文新聞獎」,十八年以來一向是以審查嚴格著稱,也因此備受新聞業者矚目,視為莫大的榮耀。今年《商業周刊》首次以榮獲吳舜文新聞獎「雜誌新聞獎」得主身分參與盛會。這是《商業周刊》以半年的時間,投入最大的人力,在八○○期與八○一期,分別推出「逆境向上」系列之一〈一個台灣,兩個世界〉與「逆境向上」之二〈新窮人〉兩期封面故事。特別探討台灣因為全球化潮流下,貧富差距造成社會上機會不平等的新現象,今年度得到吳舜文基金會評審的肯定,頒獎給負責撰寫〈新窮人〉專題,深入報導假面白領不敢面對現實,與一百零九萬名因失業被刷入貧窮線的新貧族的黃創夏、郭奕伶兩人。

「用鮮活的實例與數據,生動刻畫出在全球化浪潮下,台灣難以自外的『新貧』現象。報導觸角敏銳,視野宏觀,深具預警趨勢的可讀性。」這是吳舜文基金會給予創夏與奕伶的鼓勵與肯定,也是對《商業周刊》最深切的嘉獎與期勉。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