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商品》銀行資金過剩,3%利率門檻變高
還在瘋存人民幣?小心利息越存越薄
國內人民幣存款創新高,但資金去化管道有限, 一旦錢荒擴大,台灣人要乘機把握投資機會。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翁挺耀攝(攝影者.翁挺耀)
人民幣商品開放,終於見識到台灣民間充沛的投資潛力。自去年二月開放人民幣存款以來,僅僅一年多,國內人民幣存款就已累積到人民幣二千四百多億元(約合新台幣一兆二千多億元),相當於一個鴻海集團的市值。
始料未及的是,投資人湧進,也造成前所未有的爛頭寸在人民幣存款上蔓延開來。
投資人瘋存人民幣,看準的就是,優於新台幣定存近一倍的利息,以及長期看升的人民幣匯率。但是,當國人搶進人民幣,國內人民幣存款越來越多時,銀行的高利定存方案卻紛紛喊卡,利息越變越薄。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