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時免費

一塊木頭的新生命

這原本是一首悲歌。

十年前,木材廠將一塊塊的木頭做成紙張。但十年光陰,數位革命興起,液晶螢幕取代了紙張,紙張需求量大降,於是,木材廠開始減產、裁員,悲情奏鳴曲在木材廠間此起彼落,人們哀嘆不斷。

數位革命,勢不可逆,木材廠,還有出路嗎?在人口不到兩萬的芬蘭中部小鎮,特派記者劉致昕見證了老工廠的逆轉奇蹟。

當人們有了新的眼光,一塊木頭,竟然可以變出十三種原物料:原本生產紙漿的水蒸氣,可以拿來做起司;木渣等廢料可以變成喇叭的原料、汽車的能源、人們冬天需要的暖氣……。

悲情奏鳴曲被改編成快樂交響曲。森林小鎮裡的工廠,不用石化燃料,零污染,還可以發電,創造一千五百個新工作機會!

我很喜歡記者前往這座奇蹟工廠,對行經路途的描述,「在一百七十座湖之間,有帆船碼頭、國家公園,還有一座北半球最大的木材加工廠。同一座森林,健行的遊客與工廠卡車同路;同一條河,年產一百三十萬噸紙漿的工廠,和鮭魚棲地做鄰居。」多麼美好的環境,兼顧經濟與生態。

從一級加工的木材廠,變身新經濟的生態平台;這個奇蹟的過程,最難的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開放的心態。

因為老舊工廠的變身關鍵在於,他們打開了生產線,邀請異業結盟,大家一起把廢料變黃金。主事者說,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會做的事情就那麼多,如果不是揪眾創新,老事業終究難逃死亡宿命,唯有善用開放,能帶來新的商機。

不只這個案例,在荷蘭的鹿特丹、阿姆斯特丹,我們都看到,因為開放帶來的新眼光、新機會。在廢棄的游泳池,咖啡渣可以種蘑菇、做筆記本;廢塑膠、廢棄家電可以變成3D列印原料、彩色地磚;果皮可以變皮革……。

當眼光停留在自身,看到的往往是消失的機會、被取代的威脅、競爭者的可憎,但若將視角延伸、心量打開,新的生命自然流入,老的生命於是有了重生的機會。

本文完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