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飼料惹禍 中國安檢漏洞躍上國際

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影響力劇增,一些潛在問題也慢慢浮上檯面。美加地區四月爆發的黑心寵物飼料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既凸顯出中國在全球食品供應鏈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暴露出全球化世界食品安全管理的大不易。 今年春季美加地區數千件寵物死亡案例,懷疑與飼料違法添加美耐明(melamine,又稱三聚氰胺)有關,可能有問題的寵物罐頭、飼料全面下架。這起事件幾乎確定會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寵物飼料回收事件。 美耐明是一種工業用化學原料,多半用於塑膠、接著劑和阻燃劑的生產。用以食用,可能毒害動物健康,因此被美國食品衛生單位列為禁止添加項目,可是亞洲部分國家並未禁止使用。 經過追查,這批含有美耐明的寵物飼料是自中國進口,掛著「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標籤。消息一出,再度挑起華府、北京的敏感神經。為避免有毒添加物進入人類食品供應鏈,美國政府日前已針對此一事件擴大調查,包括穀朊粉、大豆蛋白、大米麩質、穀蛋白、玉米穀朊粉等原料,都必須全面接受檢驗,同時華府也暫時禁止中國原料進口,甚至擔心有毒原料繞道歐洲,荷蘭原料進口也受到限制。由於部分州郡的家畜飼料也發現美耐明,當地數以千計的隻遭到隔離或宰殺。 根據報導,這些蛋白質含量灌了水的動物飼料不只外銷到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還銷往長江三角洲、大上海地區,廣東、香港都有賣鋪,包括朝鮮半島、印尼、泰國等地,可能也有其行銷通路。 整起事件剛開始時,北京政府否認問題原料產自中國,徐州安營負責人也否認曾經手麥麩穀朊粉的外銷作業。不過隨著事態擴大,北京當局發布命令,禁止內外銷植物性蛋白原料添加美耐明,同意美國食品衛生官員進入該國調查,江蘇省警方並在五月初逮捕徐州安營負責人。

為省生產成本添加違禁品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中國許多動物飼料製造商在小麥、玉米、大豆等粉料裡混入美耐明,這些美耐明本身沒有營養價值,但接受食品檢查時能維持產品該有的蛋白質含量,方便業者蒙混過關。過去美耐明廢料沒有市場,可以免費取得,但因為幾年前中國開始禁止豬隻及家禽飼料添加尿素(可增加蛋白質),飼料業者轉而收購美耐明廢料。相對於尿素,美耐明更不容易被檢驗出問題,所以順勢成為取巧者新寵,身價也突然上揚。 或許有人覺得疑惑:為什麼中國的飼料業者要添加美耐明?第一個理由是這些業者並不認為美耐明會嚴重危害動物健康,在他們的認知裡,寵物吃了這些化學物質,頂多是蛋白質吸收不足,生長速度較慢。第二個理由,北京政府「似乎」沒有明文禁止,中國各地都有業者公開採取這種「變通」做法,多年來一直沒有出事。第三個理由,可能也是最重要的理由,添加美耐明可以大幅壓低生產成本,與全部使用小麥、玉米、大豆相比,成本差距可能有四倍之多。 這已經不是中國食品問題第一次出現安全漏洞,假奶粉、人髮醬油、人造蜂蜜、毒豬油、口水油、蘇丹紅鴨蛋、違法添加禁藥的水產,以及其他各式各樣超乎想像的黑心食品,屢屢成為媒體及網路討論焦點。 美國農業部去年底有報告指出,中國單位面積的化學肥料使用劑量極重,許多當地農民大量噴灑劇毒農藥,裡面包括很多美國早已禁止使用的農藥。而亞洲開發銀行去年十一月的一份報告則指出,每年有三億中國人因為食品衛生問題染病,生產力及醫療成本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千七百億元)。 依照現有的報導,美加業者在進口問題原料之前曾做過基本查核,只不過暴利當前,黑心食品產業早已從上到下發展出一整套綿密的運作網路,中國業者出具的檢驗報告及證明文件,最後證實無一不假。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