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第 1437 期
-
- 董事長嬉遊記 我們不靠這個!
- 開瓶之前 古味重現
- 旅食隨想 吃好飯的權利
- GARY的一千零一夜 收放自如的旅店
- 特別報導 日本工匠大師的品格學
- 特別報導 CNN搶專訪 擦鞋匠變大師
- 生活新鮮事 慈禧太后最愛的宮廷秘菜
- 封面故事 合作找幸福
- 封面故事 一堂豆腐課 換一片黃豆田
- 封面故事 鄰居幫你蓋房子
- 封面故事 農夫是最好的老師
- 總編輯的話 教父的憂慮
- CEO上線 燈泡或發電機
- 商場自慢塾 我在等待良人,你赴遠方求親
- 金融時報精選 iPhone6商機 台廠越賺越危險
- 教養私房話 四不像的好創意!
- View人物 中國前首富的「妖股奇譚」
- 戒掉爛英文 同事臭臉時的最佳開場白
- 焦點新聞 最佳財長稅改 正重傷長期投資人!
- 科技風雲 火速換新CEO 馬雲急什麼?
- 投資焦點 漲跌幅放寬上路 報明牌時代Bye-Bye
- 投資焦點 擁利基!光通訊股不怕紅色供應鏈
- 特別企劃 Google人資長自揭:我們這樣「不管理」人才
- 特別企劃 甩「上對下關係」 零管理時代來了
- 商周話題 德國、北歐這樣做 醫療訴訟變少了
- 科技風雲 台灣之星亂入 打壞郭台銘4G大計
- 科技風雲 鴻海搶推電子錢包 全靠這家小公司
- 科技風雲 有線電視費每月99元 為何難成真?
- 科技風雲 高通董事長揭露 決戰聯發科新戰場
- 人物特寫 認命 讓他變亞洲投行最高位台灣人
- 地產風雲 房市冷 建商出行銷新招:拍電影
- 投資焦點 績效倒數 新興市場教父錯在哪裡?
- 名醫談養生 血壓假性失控 先別急著用藥
- 封面故事 柏南奇、彭淮南、張忠謀 經濟關鍵9問
- 封面故事 我們這樣約到美國前聯準會主席
- 封面故事 你的QE帶來很多副作用!
- 封面故事 台灣薪資這麼低 柏南奇:我很驚訝
- 封面故事 柏南奇帶你看未來五大趨勢
- 封面故事 張忠謀挑戰柏老:貧富不均如何解?
- 封面故事 原來,他的最愛是薩克斯風
- WOW!點子 校方募款另類出招:辦小孩減重營
- WOW!點子 清酒專屬酒吧 一張門票喝到飽
- 國際視窗 小姊妹YouTube暴紅 賺贏名廚奧利佛
- 國際視窗 蛋糕老品牌砍掉重練 一年破產變大賺
- 商周書摘 被吼、被搶功?這其實是職場冷暴力
探訪台灣第一個小農市集
農夫是最好的老師
封面故事|
撰文者:
錢麗安
|出刊日期:
2015-05-28
九點剛過,合樸農學市集陸陸續續湧入人潮,不是趕集似的採買,大多是熟門熟路的領著親友孩子先找好位子,或在草坪鋪上野餐墊,再到各攤位上閒聊幾句,接著帶點新鮮的豆花、豆漿、黑糖糕、堅果、果醬與涼麵,圍坐一起先吃頓豐盛的早午餐。等孩子在草坪上玩累了,桌上也差不多空了,才慢慢往攤子晃去,採買下週的新鮮蔬果。
「歡迎光臨我們的心靈美食區,」陳孟凱解釋說,今天市集試著將原本分散各處的理念攤位集中,以圓圈概念營造出如自家客廳般的舒適感,讓消費者可以坐下,和各個攤位的志工做理念的交流。兩個專程從新竹來市集的大學生,專注的聽著志工解釋「藏種於農」的重要性;一旁的台中荒野保護協會與樹醫生,也忙著向消費者推介自然理念。不一會兒,有機棉攤的薛焜中化身導覽員,帶著共學團的大小朋友,在「食器貸出」的攤位前解釋一次性餐具對地球的傷害,以及如何透過「刮、噴、擦」,把租借來的食器做初步的清潔。
合樸農學市集在二○○七年創立時,就將推廣教育列為重點,透過「好好生活、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讀書」的「四好」主張與課程,創造有機的消費人口。「農人是最好的老師,」陳孟凱說,只是有些生產者不擅言辭,這時熱心的消費者就成了最佳志工與宣傳者。這個沒有過路客,也沒有任何市集標示的市集,因為消費者一個帶著一個,慢慢的打開知名度。然而隨著全台小農市集一一開辦,擅長經營管理的陳孟凱很快察覺潛在危險,「一旦大公司挾其雄厚資本進來,一般市集根本無法競爭。」解決之道,就是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形成社群。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