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白先勇、曾繁城疾呼寫毛筆

白先勇(左)與曾繁城(右)進行了一場人文與科技的對談,激盪出不少火花。 (攝影者.楊文財 )
三月二十二日的晚間,在台北誠品書店舉行「字在自在」系列對談的第一場講座,一百五十人的座位,在主談人名作家白先勇、台積電副總執行長曾繁城來到會場前,早已爆滿。從穿著袈裟的沙彌、青年學子、外國友人、家庭主婦……,代表白先勇的魅力與曾繁城的名氣,合組這幅聽眾群圖像。
白先勇先向聽眾剖白,他大學先念成功大學水利系,為的是將來要到三峽建壩,因為地理書上說,三峽建了壩,中國就會富強。今天,中國與台灣逐漸走向富強,科技逐漸發展的同時,白先勇禁不住想問,在台灣幾乎全盤西化的教育下,對傳統的人文發展有多大後遺症,卻從來沒有人好好想過。
「從書法到山水畫,我們有這麼偉大的傳統,今天的教育體系卻可以全部不教!我到佛羅倫斯、巴黎的博物館、美術館,每次出來都頭暈,人家這麼多的石膏像、聖母畫已經這麼美了,我們永遠追不上了……,但學校裡,還是教孩子們畫香蕉、畫蘋果、畫雕像……,自己的山水、花鳥卻不教。如果有一天,美國人全部拿毛筆畫山水畫,不是很可笑嗎?」白先勇語重心長的問:「是哪一任教育部長,不准我們的學生畫花鳥、畫山水的?」他說,我們有一群教育官,卻沒有教育家。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