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一家書店,實現一個改變社會的夢想
獨立書店與它的主人們
![當代的獨立書店,以書當作媒介,串聯社群,形成重要的在地文化風景。 當代的獨立書店,以書當作媒介,串聯社群,形成重要的在地文化風景。](https://ibw.bwnet.com.tw/image/pool/2015/10/fb9c58a191ab7f605aa2f780f664330c.jpg)
當代的獨立書店,以書當作媒介,串聯社群,形成重要的在地文化風景。(攝影者.許家華)
「這是獨立書店的時代。」作家劉克襄曾在一篇文章中對近年興起的獨立書店風潮下了這樣的註解。在傳統、連鎖書店不敵網路書店紛紛倒閉,外加電子書興起之際,台灣的獨立書店卻有如雨後春筍般四處冒出,根據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統計,單就近三年來全台新成立的獨立書店已超過四十家,原因何在?
去年五月,大塊文化出版董事長郝明義在〈獨立書店必須不獨立〉文章中,提出當代獨立書店必須有的特質,包括:重視夥伴關係與共同體精神,以及運用社群經營概念,清楚指出現代獨立書店與傳統書店的不同。
「傳統書店老闆把書當『商品』,就是單純的買賣關係,但獨立書店主人是將書當『媒介』,成為跟讀者溝通的方式,而非單一的收入來源。」偵探書屋主人譚端說,藉由不同類型的書店,可讓有著相同興趣的讀者相遇、分享,進而形成社群,成為在地人文風景,甚至成為認識在地文化重要的窗口。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