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濕熱難耐,讓許多人的皮膚也跟著「鬧脾氣」——紅、腫、癢的濕疹症狀頻繁出現,有時還滲出組織液、引發疼痛。濕疹是許多皮膚炎的統稱,包括異位性皮膚炎、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等,臨床表現多樣。有些民眾在西醫治療後,不是頻繁復發,就是擔心藥物副作用讓皮膚越擦越薄,…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年奪六千條人命,平均每三十一分鐘就有一人確診。國健署自今年起擴大腸癌篩檢,提供四十五歲以上民眾與四十至四十五歲具家族病史者,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大腸直腸癌中…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且有年輕化趨勢。依據國健署數據,每年新診斷乳癌個案數穩定上升,政府目前針對四十至七十四歲女性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但不少民眾對乳癌的篩檢方式、症狀判別與後續治療仍有疑問。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游介宇指出,乳…
緬甸三月發生強震釀嚴重死傷。回顧台灣,九二一大地震造成二千四百餘人死亡,近十萬棟房舍倒塌。災後引發社會對防災應變與災難醫學的重視,也促使了台灣災難醫學會的成立。台灣災難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洪世文表示,災難醫學為緊急醫療重要一環,背後涉及…
許多人鼻塞、流鼻涕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卻沒意識到這可能是鼻竇發炎的警訊。台灣約有三百萬人罹患慢性鼻竇炎,特別是在空氣污染嚴重、人口密集的環境下,鼻部健康更容易受到影響,導致發炎反覆發作,轉變為慢性鼻竇炎,進入漫長且繁瑣的治療過程。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教授李…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約有三百五十五萬人因過敏性疾病就醫。中醫觀點而論,過敏的發生與每個人的體質、環境變化、生活習慣密切相關。中醫治過敏不僅著重症狀改善,更注重體質調理,從而降低日後發作頻率。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理事長暨信義馬光中醫診所副院長鄭鴻強表示,透…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以其難以診斷、進展迅速、預後不良而聞名。它不像肺癌、乳癌等常見癌症,擁有明顯的早期症狀,因此在診斷時往往已是晚期,使治療變得極具挑戰性。許多名人如資深藝人巴戈因胰臟癌辭世,以及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更因它受盡折磨,至瑞士求善終,讓人不禁對…
近年台灣頻傳食物中毒事件,從越南法國麵包事件造成五百多人食物中毒,到寶林茶室因邦克列酸中毒釀成六死悲劇,無不凸顯食安問題的嚴峻。這些案例大多源於食物在加工、保存或處理過程中的細菌或毒素污染,稍有疏忽,便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
根據衛福部二○二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第四位,當中的中風是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中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也對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但許多人對於中風的認識仍停留在表面,忽略了其中的細節,如中風前可能會出現「小中風」這個…
高燒不退合併結膜炎?根據疾管署二○二四年第四十五週至四十八週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流行病毒以流感為重中之重,約占三四%,而腺病毒則有二○%。對此,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暨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提醒,腺病毒一年四季都有可…
農曆新年將至,本次春節連假長達九天,與親朋好友團聚圍爐、走春旅遊之際,特要小心「過年病」悄悄找上門!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提醒,假期中三高及慢性病患者務必格外留意自身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且春節正值流感、新冠等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期,家中若有嬰幼兒…
依據衛生福利部二○二三年國人十大死因資料顯示,心臟疾病為第二大死因,奪走兩萬餘人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其中心肌缺氧或梗塞導致的冠心病(又稱冠狀動脈心臟病)與高血壓性心臟病較常見於中壯年族群,也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台安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台灣心臟外科研究發展…
上週還情緒高漲、精力充沛,這週卻突然感到疲憊、無精打采。這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時情緒低潮,但對躁鬱症患者來說,卻是常態。躁鬱症以情緒的極端波動為特徵,常在無病識感的情況下,做出令自己後悔的行為,並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泌尿道健康問題,是女性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視的議題。特別是生育後或更年期的女性,常因骨盆底肌肉鬆弛而面臨頻尿、急尿、甚至尿失禁等困擾。隨年齡增長,這些症狀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隱藏其他健康風險。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鬆弛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部部主任…
膽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膽結石的發生率逐漸普遍化。根據國內調查推估,將近六%民眾有膽結石問題。台灣消化系醫學會常務理事、敦仁診所院長暨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指出,約有八成膽結石患者終其一生無明…
坐骨神經痛非年長者專利,久坐姿勢不良、彎腰搬重物也要注意!一名正值壯年期的男性因下背疼痛沒辦法躺平只能坐著睡覺,甚至痛到無法行走,僅能坐輪椅就醫。經檢查發現,原來是搬重物姿勢不正確,導致坐骨神經壓迫引起發炎。對此,台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神經外科科…
常因工作站整天、坐整天?小腿腫脹、「浮腳筋」別輕忽!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主要發生在腿部的血管疾病。若無妥善處理,嚴重還恐造成皮膚潰瘍,甚至潰爛,不可不慎。想改善或預防靜脈曲張,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常務理事葉集孝指出,除了避免久站、…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人常見毛病之一,有些人頭痛、胸悶、耳鳴等,身體出現各種小毛病,看過很多科,也做過很多檢查,但都查不出病因,最終轉到精神科才發現是自律神經失調。此疾患以女性偏多,藝人林美照、曾雅蘭都曾因自律神經失調,飽受憂鬱症、失眠之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
中風不只會發生在腦部,眼睛也可能中風!眼中風屬於眼科急症之一,一旦發病需要立即處理。有些長者出現視力模糊,常誤以為只是用眼過度,認為休息一下就能改善,卻因此延誤病情,導致視力無法挽回。如果能夠及早就醫,康復機會將大大增加。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新光吳…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截至八月累計五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三例及克沙奇A10型兩例。腸病毒型別多元,雖易引起重症之腸病毒A71型近期未檢出,但是在一九九八年、二○一二年及二○一六年發生71型大流行期間,共累計五百九十一例重症,其中有八十…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
親愛的讀者您好:
即日起,原 「商周知識庫」改名為 「商周線上讀」, 收錄內容、更新時間、功能服務等皆維持不變。
感謝一直以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