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近年末,又是檢點年內所經歷之飲食旅行種種時刻。而今年旅程裡,最是深心難忘的覓食體驗,當非十月下旬的「海之京都」旅中接連邂逅的三家餐廳:分別是丹後的「魚菜料理繩屋」、京都市區的西班牙料理「aca」,和一家…
某回,人在某國某閒靜古城中,朋友推薦的在地料理小餐館;餐館氣氛輕鬆不羈、菜餚形式簡單直截卻別見巧思,遂在頂級精緻廚藝領域(Fine Dining)之外,也甚受美食圈中人喜愛。席間聊天,年輕主廚知道我們是來自台灣的…
台灣威士忌年度盛會「Whisky Live Taipei」即將屆滿十週年,主辦單位特意邀了我們幾個從首屆一路參與至今的資深飲者齊聚一堂話當年。一路數來,這十年,正也是台灣威士忌緊跟全球風向,從萌芽而後全面席捲的十年:一方…
近年,「在地法菜」風起雲湧,台魂法菜、日魂法菜、泰魂法菜、粵魂法菜……狂潮般席捲,各國各地新一代西菜裡,特別是躍登國際舞台之新銳名廚手筆,都多多少少滲入在地元素與在地影跡。在先前本專欄兩篇談台灣味西菜文…
天生貪饞愛吃,加之以研究、寫作飲食為業,多年來足跡走過各國各地、遍嚐無數名饈珍宴,總有那麼幾次,得能幸運因之得著視野與眼界的更上層樓與超越。這其中,尤為難得是,全然不對外公開、唯熟友方能得能享的「家宴」…
我想,若言此刻有哪個字詞,在本地飲食圈裡最有爭議、各方觀點意見不一,我想,「CP值」(Cost-performance ratio,中文稱「性價比」或「價格表現比」)應可算其一。目前大約分兩派,一派洋洋高舉,引以為判斷餐廳良莠…
上週,「世界五十最佳餐廳」二○一九年最新榜單揭曉,名次各有上下,其中,華人圈之最注目,莫過於一舉奪得第四十一名的香港「大班樓」,亞洲區中華料理史上至今最高名次,振奮不已。在我看來,大班樓的此次佳績,自有…
日前,在一場對談講座活動裡被問到:九○年代末,美食情報誌崛起之初,餐飲話題著重在「上哪吃」,而今,多年歲月過去,會否更關切「怎麼吃」?我認為,以此點論,變化其實不大。較之上世紀末,對飲食的喜愛與關注雖明…
上月,《2019台北米其林指南》星榜揭曉後,一如以往,各界關注話題除了榜單本身的分析與討論外,就是「誰為遺珠」了。去年因應媒體的詢問,我甚至還配合開出名單,列了幾處連餐盤推薦都未列名的心儀店家;今年,見幾家…
還記得數年前,本專欄開張首篇,我以「台灣香」為題,論述獨特熱帶島嶼風土,於台灣本產紅茶、威士忌、咖啡等飲品裡所造就的獨樹一幟地域風味。其時,特別是台灣威士忌,兩家在地蒸餾廠包括噶瑪蘭KAVALAN以及南投酒廠…
上月因事南下嘉義,遂乘機多留半日短短吃喝走逛一番,這其中,最是印象深刻難忘,果然仍非火雞肉飯莫屬。早從行前和在地識食懂吃朋友請益之際,就已經感受到這威力──友:「火雞肉飯是嗎?你有多少時間?想在哪些時段…
飲食顯學年代,精緻餐飲(Fine Dining)風潮延燒,穩居潮流浪頭的西菜、法菜領域持續發熱發光外,其餘國度地域也競相加入行列,分頭探索,屬於自己的高端頂級料理形貌究竟為何。而在全球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菜系脈絡上占…
進入二○一九年,自去年三月至今漸漸稍顯平息的米其林狂潮,隨著新年度榜單的即將揭曉,似乎又隱隱然開始湧動:「密探來過了嗎?」「今年誰會摘星?誰會掉星?」的耳語探問和臆測,在餐廳裡餐桌間悄悄流傳。而這十個多…
十月末,再次受邀擔任「日月潭紅茶評鑑賽」評審。今年因氣候異常、霪雨不斷,產量與茶況俱不佳,產季也落後往年不少,導致比賽時間硬生生延遲月餘,方才收齊足夠參賽作品。然天候條件雖艱困,整體淘汰率偏高,但從台茶…
五月倫敦小遊,最難忘除了各見精彩的名廚晚餐,同樣傾心還有倫敦的酒風景。因而深刻感受到,調酒在此的如此綿密深入飲食文化與生活裡──從亞伯丁飛往倫敦的國內航班上便已先得震撼教育:每座位均附上一本酒單,不僅如…
說起沖繩肉品,許多人第一印象便是和牛,不管石垣牛、本部牛,必得一嘗才算到此一遊。而我,雖也曾幾度領教並心折於沖繩牛的魅力,但最是興味盎然者,卻非為牛,而是豬。原因在於,和咱台灣一樣,自古來在地常民飲食中…
在此先承認,可能因浸淫十數年,幾乎日常裡天天餐桌上不斷實踐,我在餐酒、或說食飲搭配上,始終懷有明確定見:西菜當然佐葡萄酒,亞洲菜則葡萄酒略有挑戰但也因此趣味盎然、但以寬廣度言還是威士忌勝出;至於其他,便…
「咖啡道具可以用在紅茶上嗎?」這是近幾月來,我正熱中思考、且與多位咖啡友們反覆交流的話題。此契機緣起於魚池日月潭,雖然是台灣首屈一指紅茶之鄉,但有趣是,卻連三年舉辦「台灣咖啡12強+1邀請賽」,各方高手雲…
五月末倫敦小遊,因是暌違十四年的再訪,機會難得,連三晚都排了大餐。其中印象最深刻、也最多思考啟發者,當非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莫屬。與名廚赫斯頓(Heston Blumenthal)位在倫敦郊外、最膾炙人口的成名作…
剛從倫敦回來。蘇格蘭酒鄉採訪後的短暫盤桓,由於已是第三度來到這城市,心上分外輕鬆,就只是幾處熟悉或心儀已久地方散步、喝酒、吃飯。而前往幾處喜愛慣喝的品牌茶店採買補貨之際,卻分外感受到,倫敦的茶風向,似又…
發生未預期錯誤,請洽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