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釣魚臺!

台灣漁民發動百餘艘漁船,準備包圍日本巡邏艇,「驚動」我海巡署艦隊,「保護」我方漁船未受傷害,目送日艇回去。事件之後,漁民固然餘怒未息,官方亦只見外交部「聯繫日本交流協會,表達漁民憤怒」,海巡署甚至不以此為恥,振振有辭認為處置允當;民間批評聲浪則照例成為狗吠火車。

然而,在各種批評當中,有人引當年「牡丹社」事件做為比擬,確是值得參考的意見。值得參考之處,不在單一事件的類比,而在於一次事件居於一段歷史當中的關鍵影響。

牡丹社位在恆春半島,牡丹社事件是該社生番殺了因颶風觸礁而上岸的琉球漁民,引來日軍侵略,並因此才有沈葆楨來台督辦軍務,也就是台灣全面開發的起始。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