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得到!
「我們做得到」,這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歡迎難民時說出的一句話,也成為二○一五年德國的流行語。
就在梅克爾發表開放難民宣言後的一百天,我們想知道,這個國家說的,跟做的,是否一致。於是,《商業周刊》團隊再度回到現場,深入德國柏林的難民營。主筆田習如觀察從上到下,由官至民,這國家都散發著一股「強大的社會力」;儘管正反意見仍爭論不止,卻無損於他們接納難民時展現的人道與效率。
「我們做得到」,這是德國人對自己的信心,對國家的信仰。
兩週後,中華民國即將出現新總統。於此時刻,《商業周刊》特別推出以梅克爾為「年度風雲人物」的封面故事,原因之一,此刻台灣也需要凝聚出「我們做得到」的信念。
原因之二,梅克爾是此刻的「全球第一人」,如果你今年只要認識一個國際人物,就是梅克爾;她沒有歐巴馬的權力氣勢,也沒有習近平的銀彈優勢,但她的政治聲望無人能出其右。如果沒有她,歐盟極可能解體;而她極有可能連任下一任總理,將超越英國柴契爾夫人,成為歐洲在位最久的女性領導人(十二年)。
因此,即便她已獲《時代》雜誌等年度人物封號,我還是想從台灣的角度,來詮釋這位鐵娘子。
危機女王,是我們對她的定位。從歐債危機、制裁俄羅斯到難民事件,每一個危機都比前一個更險峻。她,是個從危機中崛起的女人。但為什麼每一次的危機,都讓她更為壯大?
有理想,卻不愚勇;務實,卻不投機;梅克爾因兼具「既堅持又務實」的衝突特質,是她能擁有今日地位的關鍵。
政治人物年輕時,通常因濃厚的理想性格而崛起,但因缺乏對現實的理解,而無法落實理想;隨著他嘗到權力的滋味後,便不再堅持理想,而越來越投機搖擺,甚至在下台時留下此生最難看的身影。
這難道是宿命嗎?至今仍住老公寓的梅克爾如此說,「我只回應現況,解決問題,不關心身後評價。」
衷心期待我們的新總統,能夠學習梅克爾的既堅持又務實,而非只是「梅克爾化」的以模糊、拖延來操弄權力,也讓每個台灣人可以大聲喊出「我們做得到」!
本文完-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