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尋求回饋,是領導者必要修煉
「你的周圍都是些什麼人?尤其是在你最旁邊的。」政大EMBA執行長邱奕嘉對企業家學員們提問。
在商周CEO50課堂上,我們正探討一家產業龍頭的衰敗個案,為什麼被譽為趨勢大師的企業家,這幾年被市場老二超車,如今落得負向循環的困境?
衰敗過程中,每個人其實都看出問題所在,卻只有坐在龍椅上的那個人渾然不覺。
為什麼對公司最重要的高階主管們,一個個都自動噤聲?難道他們沒有使命感?難道他們只是怕得罪老闆或好友?
「他聽不進去的,我提也只是傷感情而已」、「他過去的預測都正確,公司也因為他每一次的先見之明而成功,我們有什麼資格挑戰他」……,我們訪問了他周邊的高管、董事、戰友。
這些答案雖可預料,但親耳聽到還是震撼。所以,老闆的周邊都是些什麼人?
如果把員工根據「績效好壞」與「可愛程度」(討老闆喜歡)兩個指標,分成四大類。無庸置疑,老闆最喜歡的一定是又可愛、績效又好的人,「可通常這種人都不在自己的公司;而那種不可愛、又績效不好的人早就被殺了。」邱奕嘉的結論是,「老闆的周圍通常只剩下兩種人,一種是可愛但績效差,一種是績效好但不可愛。」
績效好、不可愛的,老闆會重用他,因為老闆不會跟自己的錢過意不去,但,他不是自己人,只能外派當邊疆大吏,避免放在身邊惹氣;然而若鎮守的城池丟了、績效不好,就砍了。
所以最靠近老闆身邊的只剩下一種人,「很可愛但績效差的人」,他能跟老闆通氣,即便績效不好也可容忍,「勤能補拙,要給人機會,公司沒有缺這一副筷子。」
深入核心,昔日英明的領導者最後陷入思維慣性,讓企業衰敗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他身邊沒有反對黨,只有歌聲悅耳的喜鵲。
要留烏鴉在身邊刺耳呱叫,確實是逆人性的,但卻是領導者的必要修煉;過不了這一關,贏家的詛咒終會應驗。
如果真無法忍受烏鴉留在身邊,至少應該練習向下尋求回饋。譬如,每年年終面談時,除了對員工進行回饋指導外,領導者也應主動尋求員工的回饋。
有領導者覺得難以啟齒,或擔心員工不敢據實以告,Google前人資長提供了三個從同理心出發的問題,能讓上下雙方都覺得安全,沒有攻擊性。
一、什麼是我現在在做,而你希望我繼續做的?
二、什麼是我現在做得不夠,而你希望我更常做的?
三、我可以做什麼,讓你更有效率?
這三個問題都以員工為核心,去詢問領導者如何賦能員工,是僕人領導學的實踐。今年年終面談,領導者們不妨試試!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