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分裂法只是 茶壺裡的風波
反分裂法通過後,北京在在降低可能發生的負面作用,而台灣在大遊行之外,預期後續並不會有激烈反制行動。探究雙方保持平和的原因,美國在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本月十四日,全國人大以零票反對的紀錄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台灣海峽再起政治風波。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場風波只是茶杯裡的風波,各方表面上唇槍舌劍,檯面下早已自有分數,鬧不了幾天就會風平浪靜。在北京那一邊,推出反分裂法與其說是一項行動,不如說是一種姿態。反分裂法是要明確台灣不能踩過的底線,以便維持現狀。
現在出籠的「反分裂國家法」與先前傳聞的版本有著極大不同。例如,並沒有對台獨人士的追究罰則;對一旦台獨成為事實,需要採取措施,也是用了採取「非和平方式」的說法,避免使用「武力」、或「戰爭」等字眼;即使採取「非和平方式」,也特意規定要保護「台灣平民以及在台外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反分裂法通過後,溫家寶在會見記者時指出,這不是一部戰爭法。這一切都顯示:北京要盡量減低反分裂法的負面作用,避免強烈刺激台灣和美國,而不會藉此對台發動新一輪促統逼降攻勢。
再看台灣這一邊,在大陸通過反分裂法後,台灣朝野可說是群情激昂。行政院長謝長廷宣布暫緩兩岸交流、協商事務,並稱大陸通過反分裂法會導致兩岸「有戰爭之虞」。總統陳水扁提出六點「嚴正看法」,稱這是一部侵略性的法律,呼籲國際社會表達嚴重關切。然而,扁政府在言詞的強硬之外,並沒有採取實際的反制行動,既沒有著手制定所謂「反併吞法」,也沒有發動防禦性公投。台灣因應大陸反分裂法的著力點,主要放在利用這個機會爭取美國和國際社會同情,把「麻煩製造者」的形象丟給北京;同時透過美國斡旋,向北京爭取實質利益,例如不再杯葛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等。可以肯定,台灣圍繞反分裂法的反應將是動嘴不動手,不會有令台海局勢緊張的進一步行動。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