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打造六十面音階鑼, 再以東方咕咕鐘征戰米蘭

銅鑼專家 林烈旗

林午鐵工廠第三代傳人林浩賢(右)自小見習銅鑼製作,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傳統技藝,並攻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研究所結合家業與專長。

林午鐵工廠第三代傳人林浩賢(右)自小見習銅鑼製作,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傳統技藝,並攻讀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研究所結合家業與專長。(攝影者.李明宜)

大鑼是北管鼓吹樂鎮場主角,它的音色隨出巡主神不同各異其趣,比方媽祖遶境要驅趕途中鬼怪,銅鑼會發出嘈雜明亮的「晃!晃!」巨響模擬打雷,每道鑼聲背後都是匠師上萬鎚累積的成果。其中,又以林午鐵工廠的銅鑼最受好評,不僅獲朱宗慶打擊樂團指定使用,還曾躍上二○一一年米蘭三年展國際舞台。

這面出國參展的〈鑼鐘〉,由林午鐵工廠第二代傳人林烈旗與設計師林宛珊、陳韻如合作,為了吸引外國人目光,設計師規畫一座東方咕咕鐘,報時聲源自一面大鑼,陳韻如回憶製作過程:「當初我們不熟悉銅鑼的發聲原理,但設計又得和時鐘機械結合,便拜託林師傅打造輕巧的鑼面,而且音色依然好聽不打折。」

設計師要求看似簡單,沒想到卻大大考驗林烈旗的手藝,他的兒子林浩賢當時全程參與,談起父親如何憑經驗解決難題:「設計師希望鑼邊輕薄,但銅片一薄立刻影響聲音,加上鑼面還有裝飾花紋,對調音又是挑戰。」林烈旗付出的努力設計師們都看在眼裡,「林師傅很有趣,一開始講我們的方法行不通,但回去後卻偷偷嘗試!」林宛珊說。不服輸的個性讓〈鑼鐘〉在米蘭三年展大放異采,當荷蘭設計大師Gijs Bakker向林烈旗請教工法時,他謙稱全靠「土法煉鋼」,其實做一面鑼沒有捷徑,唯一選擇就是腳踏實地貫徹各步驟。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