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店老闆 林德勝

打掃中感受京都味

泡茶、閱讀、欣賞雕塑和古物,Peter的生活愜意而恬靜。

泡茶、閱讀、欣賞雕塑和古物,Peter的生活愜意而恬靜。(攝影者.陳鴻文)

為了追尋生活的模樣,在天母開設伯林古物的老闆Peter是有股拗性的,才會五年內到訪京都三十多次,一次又一次看著京都的春夏秋冬,一次又一次帶回屬於京都的痕跡,充填了家的樣貌,同時與蒐藏的藝術品相得映彰。

Peter總愛坐在靠窗的榻座上,踩著一大塊溫潤台灣石當踏墊,這時往往老婆會坐在靠大門的椅子上,腳踩著要價二十多萬的石敢當。「這個石敢當大概是明代留下來的老物了,我特喜歡他的姿態,有股柔軟又堅忍的力量。」聽到價值二十多萬,總是有點驚訝,但回頭望,木桌旁放著朱銘雕塑及日本當代藝術家小泉悟的木雕,另一側書桌邊則放著蕭一雕塑,一切如此自然存在。「我家裡雕塑作品多,因空間小,不好擺太多畫作,顯得擁擠,但雕塑體態小,就能到處擺,跟空間的互動較多。」其實Peter很小就接觸到充滿藝術品的居家,因為他好朋友的父親是知名雕塑大師,「我還記得第一次去他家,一入門就感覺不一樣,燈光打在壁面顯得特別美,家裡到處是雕塑和畫作,與朋友相比,我當時對美的感受力很弱,只知道很美,說不出想法,但當下已被美所吸引了,開始喜歡接觸藝術。」

「人最怕的是再美的東西天天看也會膩,若真是這樣,就代表沒有真正體會什麼是美,美是不會改變的。」Peter說,或許美不會改變,但人心是容易變的,所以要常保持覺醒,就是一次次用心去感受、去觸摸、去對話。「打掃是很好的方式,你要拂去灰塵,要低身擦拭,同時近距離欣賞,所以我很愛打掃家裡。」

...本文未結束

免費訂閱!
商周最新出刊報‧隨時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