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夜班組長的向上之路
「年初我還是一個夜班組長,現在升到副課長,一部分是商周的原因。」在商周CEO學院的舞台上,一位穿著生產線工作制服的壯碩男子靦腆的說,他手上拿著「最佳學習型組織獎」獎盃。
這是「商周共學馬拉松」頒獎,從六十多家企業中,我們選出六家共學典範,從半導體、科技、家電廚具到醫療等領域。
過去,這個舞台上站的都是西裝筆挺的企業CEO、領導者,但這一刻的畫面與眾不同。
靦腆的領獎者叫葉振璿,來自台中的新歷芳公司,硬空膠囊製造商,動物性膠囊市占率逾五成。但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兩人就坐台下,為什麼不上台領獎?
原來,這是他們的刻意安排。「科技業搶人兇,我們中小企業越來越難找,」總經理黃幸惠說。這家成立近半世紀的公司思索著,與其外求人才,不如加強內部人才的培訓與拔擢,於是去年加入商周共學圈。
一連串正向循環於此展開。原本只是夜班員工的葉振璿,沉默寡言,但他被加入共學圈後,「我覺得裡面文章很好,我開始分享,上面長官注意到我,」這平台打破了上下斷層。
「他在上頭引用很多文章,並對公司的出貨量、產能的預估瞭若指掌,」黃幸惠從中看到他對事情的觀點,積極培養拔擢。
另一位也代表新歷芳領取第二個獎項「卓越共學獎」的郭維琳,是後勤行政專員,「本來總經理也不認識我,」但也因為在共學圈的發言被看到,於是被派為共學圈主持人。
「有的私Line,有的直接找上門拜託,」他絞盡腦汁推動共學,「我不是主管,在圈裡應該是最小咖,但不要因為自己只是小螺絲釘,就忽略自己的力量。」如今,他們平均每人每天閱讀四篇文章。
這份學習成績單,在傳統產業中極其不易,黃幸惠與董事長郭櫻真特別帶著兩位同仁北上領獎,「透過共學平台,年輕人有發聲管道,也讓一線員工被看見,解決人才流失問題。」
我的感動是,一家人數不到兩百人的小公司,竟如此認真的建立共學分享機制,積極培養人才。
很多公司即便有人,人才荒還是嚴重,因為人數不等於「人才」,而黑洞來自內部的不通暢;不通暢源於知識的不分享、感情的不交流、語言規格的不統一、上下的不一致。
「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很辛苦,但有學習障礙的組織則足以致命,」管理大師彼得.聖吉說。
當一個組織搭起共學的平台,灌入分享DNA,讓員工隨時與外界變化同步,與內部夥伴交流;當員工不再只看自己、只看短期,自然願意擁抱改變、團隊合作,一個敏捷的學習性組織就成形,它將跑得比任何人都快、都有效能。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