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減碳品質有疑慮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2023上半年首度衰退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 新商業

減碳品質有疑慮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2023上半年首度衰退

減碳品質有疑慮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2023上半年首度衰退
中美等排碳大國領袖均未能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言。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環境資訊中心 2023/10/10
摘要
  1.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曾蓬勃發展,2021年價值達20億美元,但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市場首次縮減6%-8%。
  2. 多家企業因不實減碳計畫而撤回碳中和承諾,質疑品質可能對發展中國家產生負面影響。
  3. 生態系市場呼籲規則透明化以維護碳抵換品質,重建市場信心。

企業掀起淨零排放與碳中和熱潮,促成自願性碳交易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蓬勃發展,2021年市場價值已達20億美元。但近期卻有兩篇報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自願性碳市場遭逢七年來首次萎縮,幅度達6%-8%。對想靠碳交易換取氣候調適資金的開發中國家來說,這可能不是好消息。

碳交易市場2023年上半首現衰退

淨零碳排目標已成全球趨勢。不過,企業經營難免會產生二氧化碳。購買碳抵換額度(Carbon offset credit),亦即購買別人減碳的成果,來抵銷自身的碳排,成了企業碳中和的一種方法。促成碳額度買賣的自願性碳市場因應而生。

《路透社》報導,自願性碳交易市場成長迅速,2021年市場價值已達20億美元。殼牌(Shell)跟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在今年初預測,2030年該市場的價值可望增至100~400億美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近期自願性碳市場卻出現逆風。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碳抵換額度需求已下滑6%。顧問公司Ecosystem Marketplace的文件也顯示同期下滑的趨勢,幅度達到8%。

雀巢等大牌暫緩碳權計劃

非營利組織森林趨勢(Forest Trends)的「生態系市場」(Ecosystem Marketplace)倡議表示,數個碳抵換計畫被踢爆減碳不實,讓購買額度的企業蒙上惡名,部分企業因此重新檢討碳中和策略。

義大利時尚品牌古馳(Gucci)今年低調將網站上要達成碳中和的聲明撤下。食品大廠雀巢(Nestle)也取消了旗下KitKat餅乾等產品的碳中和聲明,改由供應鏈減碳做起。(看更多:KitKat拋下「碳中和巧克力」目標 為何外媒反稱讚是好事?

《Net Zero Investor》報導,據傳瑞士公司「南極」(South Pole)的碳抵換額度品質有問題,古馳已停止與該公司的合作,但官方並未證實這項消息。古馳僅表示,正在重新評估公司的氣候策略和承諾,務求創造最大的整體效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碳抵換品質疑慮令企業卻步 或將衝擊發展中國家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萎縮,首當其衝的可能是發展中國家。
2023年6月肯亞啟動全球最大自願碳交易市場,以爭取到更多氣候變遷減緩計畫的資金。肯亞在去年經歷了嚴重乾旱,動物死傷金額超過6億美元。肯亞投資貿易工業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指出,這個事件顯示全球急須減緩氣候變遷災害的方案。

9月非洲才舉辦第一次的非洲氣候峰會(African Climate Summit),並於會中獲得大筆碳交易承諾。但《Net Zero Investor》指出,這兩份報告在與會代表間流傳,讓碳市場前景蒙上陰影。

生態系市場的執行董事唐諾弗里歐(Stephen Donofrio)指出,良莠不齊的碳抵換計畫使得企業縮手觀望,他們正等待更明確的指引,才知道該如何下手買碳抵換額度。

早在2023年初,生態系市場就已預測,2023年自願性碳交易市場可能會萎縮,並分析了各種因素。他們呼籲透明公開的規則,確保碳抵換額度的品質,才能讓社會重拾對碳市場的信心。

參考資料

*本文獲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減碳品質有疑慮 自願性碳交易市場2023上半年首度衰退〉 

責任編輯:張薰云

 

碳中和 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 減碳 綠電交易平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展開箭頭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