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新商業
用綠電自給自足的零碳宅! 日本建商怎麼做
- 積水房屋公司積極參與再生能源市場,以高價購買太陽能發電,旨在實現RE100目標。他們提供住戶高於市場價的收購價格,並在維護和改裝房屋時提供折價,實現一條龍服務,鼓勵消費者參與。
- 該公司積極推動低碳環保,建設零能源消耗住宅,並逐步實現100%再生能源供應,受到環保界和投資者的高度評價。
- 他們還積極推動Zero Emissions計劃,力圖在2050年實現碳排放為零的目標,顯示了他們對減碳的長期承諾。
積水房屋不但是環境省認定的「ECO-FIRST」企業,還連續四年為道瓊永續指數(DJSI)青睞,連續兩年被CDP碳揭露專案列為最高等級。其環保名聲備受國內外肯定,也成為各方人馬綠色投資的首選,這都證明了節能減碳是可能提升公司的價值的提升。(延伸閱讀:ESG永續發展》給企業看的永續指南,一篇搞懂ESG要做什麼)
先前日本電力自由化之後,開啟了民間新電力公司大鳴大放的時代,瓦斯公司、地方政府、消費合作社等,多彩多姿的異業跨界進入電力領域。而在去年,日本再生能源開始停止保證收購價格(補貼)之後,電力市場又進入了新的階段,各家公司各出奇招,收購不再補助的再生能源電力。
不說讀者可能不知道,這收購競爭中,日本積水房屋公司比誰都還積極,理由是這間企業需要透過再生能源的收購,助其早日達到RE100的目標。
為達RE100目標 向自己的客戶買電
2017年,積水房屋便加入RE100這個國際上著名的100%使用再生能源倡議,是日本第二間企業率先加入,建築業界裡則衝第一。為了收購再生能源,積水房屋瞄準自己原本就擁有太陽能板的住宅消費者,以高於業界水準的收購價格(11日圓/kWh),進行大量採購。整個試算下來,相較於其他大型電力公司的收購價,住戶把電賣給積水房屋的獲利,一年會差上一萬圓日幣,相當具有誘因。此外,住戶賣電給積水房屋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消費者在需要維護、改裝、新建等房屋相關工程時,積水房子會提供折價優惠。整體而言,這就是一條龍服務,住戶從購屋、賣電到修繕,都交給同一家公司處理,取得的優惠自然越多。
而話說回來,其實積水房屋對於低碳的努力,並不是只從2017年加入RE100之後才開始。早在2008年之際,積水房子就先推出環保型住宅,2013年又祭出零能源消費住宅(zero energy house, ZEH),兩者都是配有太陽能板的房屋,公司甚至會每年追蹤發電分析,了解住戶使用能源的概況。因此,積水房子早在加入RE100之前,就已打下再生能源的根基;加入之後,再順水推舟地收購自己營建房屋的太陽能發電,來達成RE100的目標。
不僅公司營運100%再生能源 旗下建築也零能源
根據報導盤點積水房屋目前所蓋的房屋,太陽能板裝置容量高達700MW,一年發電量為700GWh。另一方面,自家公司一年的用電量,僅約為120GWh,這代表公司只要調動自己搭建過的太陽能板,大約20%左右的裝置容量,其實就可以達成100%再生能源的目標了。
不僅如此,在積水房屋收購的太陽能房屋裡,有76%為零能源消費建築(2017年度既存在)。另外還有報導指出,在積水房屋的新建築裡(2019年4~7月),零能源消費的建築占比高達85%,累積棟數大約4萬7575棟,是日本業界第一。(看更多:巨型實驗室與會飛的空中溫度計:科技如何助攻淨零宅?)
而積水房屋不但是環境省認定的「ECO-FIRST」企業,還連續四年為道瓊永續指數(DJSI)青睞,連續兩年被CDP碳揭露專案列為最高等級。其環保名聲備受國內外肯定,也成為各方人馬綠色投資的首選,這都證明了節能減碳是可能提升公司的價值的提升。
不過,積水房子並沒有因為如此便安於現況,其還具備更大的減碳雄心,是透過自2000年便啟動的Zero Emissions(無污染)計劃,希望能在2050年達到碳排為零的實質目標。這代表從房屋建材購入、生產、販售、居住,一直到拆解,整個生命周期必須零排碳。看起來是件相當不可能的任務,也令人開始好奇接下來積水房子會出哪些招數來達標。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內容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企劃。原文為:〈100%再生能源時代來臨!瞧瞧日本建設公司積水房屋怎麼推〉
責任編輯:張薰云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