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歐盟新電池法正式生效 不僅搶關鍵金屬還要讓消費者可更換3C電池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減碳ESG | 社會共好

歐盟新電池法正式生效 不僅搶關鍵金屬還要讓消費者可更換3C電池

歐盟新電池法正式生效 不僅搶關鍵金屬還要讓消費者可更換3C電池
歐盟《電池法》這次特別要求製造商要重新設計,讓消費者不須專業工具也能輕鬆替換3C跟電子產品的電池,公司也必須提供操作說明。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環境資訊中心 2023/09/20
摘要
  1. 歐盟新法管制手機電池的完整生命週期,不只要求電池回收率提升,製造階段要使用更多回收材料,包含鈷、鋰和鎳等關鍵金屬原料。而到了消費者手上,還要可以「自行更換」。
  2. 產業觀察認為,蘋果可能不會為此法推出歐盟版手機,因此全球消費者都可能受惠;但蘋果仍可能以法律爭議來延後歐盟規範的年限。
  3. 歐盟新電池法還引入碳足跡申報與電池護照,加強消費性電子產品的ESG資訊揭露。

歐盟新《電池法》(Batteries Regulation)8月17日正式生效。這是歐洲第一個完整管制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法規,宣示歐盟加強回收電池及鈷、鋰和鎳等關鍵原物料的決心。法規還規範,2027年起3C產品都可簡便地替換電池,消費者不需專業工具就能換。雖然法規僅適用歐盟,全球使用者已經引頸期待新變革。

搶回關鍵原物料 歐盟祭最完整生命週期電池法

歐盟2006年就通過電池指令,管制電池跟廢電池,但隨著能源轉型進展,近年電池需求大增,各國展開關鍵礦產爭奪戰。歐盟預估,全球電池需求到2030年將增長14倍,其中,歐盟需求約占17%。

為了完整利用珍貴資源,避免廢電池污染,歐盟執委會2020年提出新電池法草案,歷經三年討論,2023年8月終於上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收再利用是新法的一大重點,要求可攜式電池[1]回收率要在2027年達到63%,2030年達73%。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等輕型交通工具(LMT)的電池回收則要在2028年達成51%,2031年達61%。

法案明定鈷、鋰和鎳等關鍵金屬的回收率,2027年鋰回收要達五成,2031年達八成。鈷、銅、鉛和鎳更高,2027年就要回收九成。

新《電池法》涵蓋全生命週期,製造階段也不放過,新電池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材料。法規生效八年後,鈷要含16%,鉛為85%,鋰6%,鎳6%,生效13年後比例會再調高。

手機、筆電電池都要可替換

廢棄電子電機設備論壇(WEEE Forum)估計,2022年全球丟棄高達53億支手機,內含很多稀有金屬原料。歐盟《電池法》這次特別要求製造商要重新設計,讓消費者不須專業工具也能輕鬆替換3C跟電子產品的電池,公司也必須提供操作說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YouTube頻道蘋果爹認為,雖然法規僅適用歐盟,但蘋果公司應該不會只推出歐盟專用機型,可能全球都能受惠這項新規定。這對降低維修成本、延長使用年限都有幫助。這項規定,也呼應當今熱門的「維修權」議題。

蘋果產品專業雜誌Macworld資深編輯克羅斯(Jason Cross)表示,新規代表蘋果要在2027年推出新設計的iPhone、iPad與MacBook。乍聽雖然很讚,但他認為,如果看到蘋果透過法律爭議來延後歐盟規範的年限,大家也不要太驚訝。

消費者資訊透明:引入碳足跡與電池護照

新《電池法》自2025年起將逐步引入碳足跡申報,並限定最高值,範圍涵蓋電動車、輕型交通工具及充電式工業電池,以提高資訊透明度,並加強管制。

為了讓消費者挑選更環保的產品,新法也將引入「電池護照」(battery passport)等標籤系統,提供電池的成分、回收物含量等資訊。標籤資訊需在2026年完成,QR code二維條碼則於2027年完成。

註釋

[1] 克羅斯解釋,「可攜式電池」(portable battery)是指5公斤以下、非專門為工業用途的電池。手機、平板、筆電電池都屬這一類。

參考資料

*本文獲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歐盟新電池法正式生效 不僅搶關鍵金屬還要讓消費者可更換3C電池〉 

延伸閱讀:

ESG永續發展》給企業看的永續指南,一篇搞懂ESG要做什麼

企業減碳為什麼重要?面對全球淨零浪潮,及早採取4行動

責任編輯:張薰云

  

減碳 循環經濟 減塑 價值鏈 碳中和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展開箭頭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