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社會共好
生物可分解塑膠淪「問題兒童」?業者呼籲政府協助專屬回收管道
- 生物可分解塑膠(PLA)是一種環境影響較小的一般塑膠替代材料,然而需要獨特的回收體系才能分解再利用。如今中央修法禁止八大場所提供該類免洗餐具。
- 業界人士認為政府應該規劃生物可分解塑膠的治理及回收政策,而非一昧封殺。
- 學界也有研究發現將生物可分解塑膠摻入生質廢棄物,可以額外產生50%的沼氣發電量。生物可分解塑膠也可經由回收處理方式,做成固態衍生燃料(SRF)。
俗稱「生物可分解塑膠」的PLA塑膠不易自然分解,中央修法8月起八大場所禁止提供該類免洗餐具,業者批評形同直接「封殺」。台灣生質與永續材料產業協會上週四(7日)舉辦論壇,呼籲政府打造獨立回收體系,且生物可分解塑膠是一般塑膠的替代材料,一味將PLA視為「問題兒童」無助於減塑目標。環境部則表示,國內仍缺乏合適處理設施,就目前了解,業者也還沒有好的回收方法。
PLA有利弊 替代性塑膠需求看漲
台灣生質與永續材料產業協會上週四(7日)舉辦「可堆肥塑膠循環再利用論壇」,邀請產業與學界解析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利弊,宏力生化副總經理王舜弘指出,聯合國預期2040年全球將有17%的塑膠需求改用替代材料(約7100萬噸),生物可分解塑膠就是選項之一。
王舜弘批,台灣政府持消極態度,將這類替代材料視為沒價值、惹事的「問題兒童」,呼籲將塑膠替代材料的治理與回收等配套納入政策規劃。
長期投入潔淨能源研究的核能研究所博士郭家倫研究發現,摻入PLA的生質廢棄物,經厭氧發酵可以產生比原本多50%的沼氣產量,有利於沼氣發電。他建議政府擬定政策目標,建立PLA的回收管道,如透過染色、規定用途等方式提高識別,循專屬途徑回收再利用,有助達成減塑與減碳目標。
環境部:PLA回收難 環團:塑膠農膜可派上用場
因應國際減塑趨勢,我國限塑規範禁止八大場所提供塑膠免洗餐具,今年再修正「免洗餐具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新增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自8月起禁用此類一次性餐具。根據環保署(現環境部)說明,PLA塑膠需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快速分解,國內缺乏合適處理設施,且外觀近似其他塑膠,回收容易搞混。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長李宜樺受訪說明,受到材料物性影響,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效益、循環次數較低,因為無法再製成原料使用,回收處理方式是做為固態衍生燃料(SRF)。至於產業界的意見,李宜樺表示,建議業者自主打造回收體系,與其他類型的塑膠做出區隔,但就環境部了解,目前業者還沒有好的回收方法。
根據環境部統計,去年(2022)國內回收處理生物可分解塑膠約170公噸,占總廢塑膠容器0.08%。
長期關注廢棄物問題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則建議,環境部應檢討整體塑膠需求,依用途評估不同材料,再來擬定禁用政策。他指出,生物可分解塑膠對環境影響確實比傳統塑膠輕微,政府可從法規設定生物可分解塑膠用途,仍可以發揮長處,如應用於農業塑膠膜。同時也要建立與國際標準接軌的強制性驗證體制,避免產生問題。
*本文獲環境資訊中心授權轉載,原文為:〈生物可分解塑膠淪「問題兒童」?業者呼籲政府協助專屬回收管道〉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張薰云
環境資訊中心每日報導國內外環境議題。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網站:http://e-info.org.tw/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nc.te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