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U企業探照燈
從網路泡沫契機轉變》旭聯如何花28年練兵 轉型成AI數位教育龍頭?
旭聯教育科技集團,作為全台數位教育龍頭,這兩年來展開了一連串的AI轉型變革。兩年的時間很短,他們卻快速轉舵,開發出數位教育學習AI平台 X.UMI,能替老師摘要課程內容、學生群組討論重點,甚至能夠出考題,而能在這瞬息萬變的網路世代以「快戰法」轉型,源自黃旭宏執行長於網路剛起飛的時代所創立的網路同學會開始!
旭聯,是台灣最大人才培育平台,在大學數位學習系統,市佔率一度高達80%,同時也是各產業大咖,人資部門首選的品牌,包括,聯發科、國泰金、友達等,都是旭聯的客戶。另外旭聯科技更涵蓋95%中央政府數位學習平台的營運。
這個數位教育龍頭,這兩年,正經歷著一場大刀闊斧的AI轉型。
現在,只要把課程內容上傳旭聯研發的AI教學平台,系統立即自動產出考題,透過答題複習,學生能加深印象,且確保吸收程度;把老師的上課影片上傳,字幕便快速產出,並且總結課程摘要,學生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掌握課程精華。這些功能,正是旭聯教育科技集團,自2022年底Chat GPT問世,掀起AI潮,立即著手轉型、開發的X.UMI AI數位學習系統。
「面對這波AI潮,我都跟高階主管說,我們要有重新創業的心理準備!」旭聯教育科技集團執行長黃旭宏回憶,當Chat GPT震撼全世界後,他第一時間在主管會議裡如此宣示。
這次的轉型之路,其實是他們對未來發展的一次積極探索。旭聯不是被市場的浪潮推著走,而是主動選擇在技術變革的浪潮中佔有一席之地。
於是,這兩年來在轉型的過程中,旭聯對於組織架構進行了重新調整,將兩個事業群各組建一支AI創新團隊,運用大型語言模型來進行員工賦能,並對全新平台內建AI賦能,讓平台可以訓練課程內容、生成學習摘要、出題等。讓每一位成員在合適的角色上發揮最大價值。
透過AI變革,旭聯更希望藉此機會擴展全球市場,因此在美國和日本都將展開跨國的服務,進一步擴大知識與技術平台的影響力。
這場轉型並非易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整個組織從上到下都認識到AI的重要性,黃旭宏不僅親自參與許多AI相關的研討、演說、課程及討論,還自掏腰包在公司內部辦活動,設立獎勵機制,鼓勵員工提出AI應用想像。
當提及AI,他便一口氣提出許多點子,比如,要設立知識經濟生態圈、幫助人資預測企業員工的幸福指數,及是否有離職的徵兆等等。同時運用AI來協助校方預測學員的學習狀態及人心健康,未來將這些知識運用AI來進行出題,讓校方可以藉課程內容來提現,從而開發出新的知識經濟的商業模式。
企業要轉型,往往是因為碰到挑戰,作為龍頭的旭聯,卻快速轉舵,才兩年,就能端出成績。
教育方式千年來都少有改變,網路的發生是第一次重大變革,而2007年行動手機出現,帶動短課及即時學習,2022年底,GenAI的出世,更是對內容產業的全面革新,教育產業的重大變革。我們得快速前進,才能協助人才趕上變化多端的時代。
—旭聯教育科技集團執行長黃旭宏
科技產業的「典範轉移」是常態,隨時做好準備
快速應對的原因,黃旭宏:「網路科技產業的挑戰,是不斷發生的」
時間,回到1996年,旭聯創辦的時刻。當時,網際網路爆發,黃旭宏看見機會展開第一次創業。
當時,他以「網路同學會」起家,概念類似臉書的網路社交平台,會員曾多達近百萬人,帶動網路的資金效應。
然而,2000年網路泡沫的破裂讓全球投資市場陷入低迷。許多網路公司因為缺乏穩定的盈利模式,難以維持營運,也讓黃旭宏深刻反思。
他回憶說,網路泡沫帶來的震盪,並非科技的問題,而是資本市場過度膨脹、期望過高所致。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黃旭宏意識到科技革新始終存在,只有找到真正需求的落地應用,企業才可能實現長久的價值。網路泡沫過後,他決定改變方向,將旭聯的重心轉移到教育市場,逐步扎根於數位學習領域。
網路,對黃旭宏是挑戰,卻也是奠定旭聯成就的底蘊。也因此,看盡網路科技從web1.0演進到3.0發展起落的他,面對AI 潮仍是處變不驚,積極跟上時代的浪潮。
經歷過網路泡沫,他深知,AI技術的突破會顛覆整個學習市場的生態,並帶來更多機會,他要趕緊抓住才行。
旭聯以生成式AI 解決學生志趣不合障礙
事實上,台灣大學教育受於少子化、志趣不合等問題,教學就必須更加多元、與時俱進,才有辦法帶著學生探索自我,找到學習熱情,「不然台上上課,台下睡覺的景象會愈來愈嚴重。」
這波AI,讓旭聯得以找出解方,黃旭宏提出願景:「我們希望能夠造就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過去的教育模式是老師在台上講,學生被動接受。但有了AI的輔助,我們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X.UMI便是旭聯以AI實現個人化學習的第一步。
首先,是AI生成學生虛擬圖像。系統會根據學生想要的風格,為每個人產出五個生成的圖形。學生可以選擇成為大俠、太空人或其他角色。這意味著從加入平台的第一天起,學習者就開始發展自己的獨特個性。
這個功能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幫助學生從一開始就建立自己的在線身分。接著,打開讀書會/聊天室功能,學生可以就某個課程展開討論,最後讓AI總結重點,鼓勵互動,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點。
此外,學生的學習方便性,也大幅提升。比如,老師上傳的課程影片,能自動產生字幕,且對內容進行摘要總結。若想複習課程,確保吸收程度,可請AI出考題,以作答加強練習,深化學習深度。
X.UMI的誕生,僅是黃旭宏AI轉型計畫的開頭,他的眼光,其實是放在打造一個「知識經濟生態圈」。
打造「知識經濟生態圈」 用商業手段加速知識更迭
黃旭宏深知,傳統的教學方式,早已無法應付全球經濟、產業變革的速度,而AI正是幫助教學知識能快速迭代的利器。
他舉例,原本一門54小時的課程,老師要花大量時間準備。現在AI可以先生成初稿,老師再修改補充,能大幅提高效率。亦或是,一個教授的課程經過AI濃縮後,可以變成3至5小時的精華版。
「如果一間大學有六百個教授,透過AI至少一年能多產生50堂課,」他解釋,AI能大幅縮短課程的準備期,助學生追上變動快速的時代,也能讓他們透過更多的課程自主學習,探索志趣。
有趣的是,這些課程,不僅能給學生進修,旭聯旗下「樂學網」,是全台第一個網路數位學習平台,專門針對國高中升學、公職考試的課程,而透過AI產生的課程,「能上傳平台銷售」黃旭宏想打造的是,以知識創造經濟的百花齊放,形成生態圈。學生能學更多,同時也助攻大學創造新的營收來源,達到多贏局面。
在X.UMI發表之初,旭聯已獲十間大學的訂單。「教育市場的變革一向很慢,可能1000年都沒什麼大變化。但AI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快速推動變革。」他驕傲地說 。
快,正是旭聯此次能抓住AI商機的關鍵。
然而,企業要換腦思考,真的不大容易,「我們現在想事情,已轉變成能透過AI開發哪些產品、服務哪些接觸不到的市場。」
他舉例,旭聯雖以教育為核心能耐,但他們已開始開發「陪伴型」AI 產品,希望協助老年人安排每天的行程、提醒他們吃藥、運動,甚至幫他們聯繫老朋友聚會,讓老年人的生活能更有意義,因為心靈快樂,是決定老年人生理健康的重要關鍵。
由此可知,旭聯的AI轉型持續展開。而能快,是在於黃旭宏記起20年前網路泡沫的教訓,才讓旭聯能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跌倒不要緊,重要的是如何從此獲得學習?旭聯藉此磨亮眼光,打開格局,這也是他們能讓經營再上一步的原因了。
旭聯的轉型,其實是一場快速換腦,且打開格局獲得成長的故事。他們不守於既有的成績,反而第一時間利用AI把旗下產品做升級,藉此獲得新的可能。背後,是因為對過往經驗的學習。他們謹守網路泡沫的教訓,在浪潮來時,趁勢而上。經營企業,與經營人生其實很像,過往歷史的種種,都能成就更好的你,迎向挑戰,就能迎向祝福。
公司名稱:旭聯教育科技集團
成立:1996年
主要產品與服務:政府、企業eHRD E-Learning學習系統、大專院校X.UMI AI數位學習系統、樂學網、思達創旭
地位:台灣最大人才培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