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地方創生
開啟田間的無農藥革命 恰口科研捨化學藥劑「為果實穿上保護衣」
- 台灣新創公司恰口科研研發出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製劑,可有效抑制蔬果病害,延長保鮮期。
- 該技術已獲多項肯定,並在台灣、印尼等地進行試驗,未來將擴展至美國、泰國等市場。
「蔬果長得美,價格自然水」可說是農產品銷售的鐵律,許多農民也不斷在嘗試與投注心力,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讓蔬果在抵達消費者手中的時候,依舊能維持水噹噹的外表,這攸關著無數農民與其背後家庭的生計。
該如何保鮮、降低損耗?有間非農業背景出身的科技新創「恰口科研」找到了方法。透過與專業農民合作,他們研發出一種以碳材為載體的非化學性植物保護與保鮮製劑。這種製劑利用小分子的碳晶球來延長柑橘精油的抑菌、殺菌效果,並減少蔬果的耗損。在實際應用中,該製劑不僅使收成良率提高到九成以上,還能有效延長蔬果的保鮮期。
在異常氣候下,這項技術大幅降低真菌性病害可能造成的損失,亮眼成果也讓恰口科研先後獲得「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社會創新實踐平台計畫團體組傑出獎,創業歸故里競賽季軍,ESG科技創新推動聯盟舉辦第二屆IMV科技創新獎金「企業組農林創新類」第一名等多項肯定。
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 抑菌、延熟保鮮效果佳
恰口科研創辦人柯志諭畢業於清大材料所,曾在工研院工作,碳材應用是他長期鑽研的方向。他表示,全球農產品產值約7,000億美元,其中竟然高達2,300億美元因保存、包裝、配送等問題而成為廢棄,過去使用如柑橘類的複方植物精油進行病蟲害防治,雖在農業領域中已行之有年,但它的高揮發性使得防治效果受限,且容易被外部環境影響,頻繁使用也造成高額的成本支出。
「恰口科研研發的碳晶球製劑,是利用微米大小的碳晶球作為複方精油的載體,」柯志諭解釋,將其噴灑於蔬果表面,一方面能形成一道物理性的保護膜,佔據真菌孢子能附著的空間,達到抑菌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精油可停留的時間更久,延長其殺菌的功效。此外,碳本身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吸收會促成水果成熟的乙烯,延長芒果的保鮮期。
「這種技術也可說是窮人的冷鏈,」恰口科研行銷長林旺志補充,並非每位農友都有能力建置冷鏈,若以合作社或產銷班為單位所建立的冷鏈系統,在等待集貨的過程中,水果鮮度可能已快速降低,且潛在病害也正逐漸發酵,即便之後進到冷藏櫃,腐敗可能早已在果實內部發生。
林旺志說,如果能從一開始就提供果實保護層,抑制細胞成熟酶的運作,杜絕細菌或真菌孢子的附著,便能減少水果後續必須進入加工,甚至是直接棄置的比例。從實驗對照組顯示的結果來看,芒果保鮮期最少可延長一週以上,若搭配冷鏈覆蓋,鮮度幾乎能維持一個多月。
林旺志指出,農友使用碳晶球製劑的成本支出會低於使用常見的通用型農藥。而依現階段在臺南市楠西區果樹產銷班的芒果園的實驗結果看來,未來在農藥、資材與人工等成本支出,可因為採用此種碳晶球製劑降低至少五成以上。
良率提高至九成五 連已採下的病斑果都能抑制
芒果的試驗環境為露天,主要在芒果套袋前噴灑碳晶球製劑一次,發現芒果的炭疽病和黑斑病明顯受到抑制,連同葉片、枝條部分的病徵也得到改善。尤其近年高、低溫交錯又多雨的氣候變遷加重,抑制效果更是明顯,果實幾乎未受真菌病害侵擾,雖然因為花期不順而產量減少,但至少保住了剩餘的果實。
除了預防性的噴灑外,恰口也多次測試碳晶球製劑在已發病果實上的效果,他們驚訝發現果實的病斑部位會結痂,真菌活性降低,而且至少能維持一週以上。對芒果農而言,若能抑制已採摘鮮果的病徵加劇,至少果實還有機會進入加工環節,不然依過去經驗,將會是全數丟棄。
「機械設備類的人才投入農業創新的越來越多,但材料類人才相對很少,過去農友只能依靠農改場,我覺得這是我們的機會。」柯志諭說。
已核准為免登資材 持續拓展國內外市場
「碳晶球製劑使用在蔬果上的資材,首先一定會遇到安全性的質疑,」柯志諭解釋,目前恰口研發的製劑,已通過防檢局「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的核准,亦即符合防檢局認定,低毒性、無環境危害、免訂殘留容許量的高安全性資材審核原則。
自2019年柯志諭在臺南的芒果園展開第一輪實驗後,第一年因實驗成效未知,範圍只限定在為數不多的三十多棵芒果樹,但隨著實驗成果陸續出爐,實驗範圍便慢慢擴大,到現在整個果園約6,500坪的面積都全數投入。
除了芒果之外,楠西果樹產銷班第50班種植芭樂、蜜棗、火龍果等不同種類水果的班員,也都與柯志諭合作進行專屬製劑的開發,實驗面積達到近5甲之多。
恰口科研陸續在台灣多個縣市,與種植草莓、美濃瓜和蔬菜類作物的農友展開合作,同時也積極擴充團隊人才、擴展海外市場,包括日本、印尼,其中在印尼已有9,000公頃種植鳳梨、酪梨、香蕉為主農的的成功合作經驗,未來也繼續瞄準美國與泰國市場。
恰口科研的無農藥革命,正為不同縣市、不同國家的水果種植,開啟全新的想像。
責任編輯:張薰云
核稿編輯:管婺媛
商周與永續者同行,致力關注ESG領域,為您掌握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的實用知識,邀請產官學名家,分享最新國際趨勢、企業案例、投資方向、賦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