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碳交所揭牌 3大挑戰 國內碳權交易明年上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特別企劃
ESG

減碳ESG | 永續投資

碳交所揭牌 3大挑戰 國內碳權交易明年上路

碳交所揭牌 3大挑戰 國內碳權交易明年上路
台灣碳權交易所昨在高雄揭牌,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預計明年上半年開放國內碳權交易。 (來源:聯合報,劉學聖)
撰文者:朱漢崙 、 林海 、 簡永祥
聯合新聞網 2023/08/08
摘要

1.台灣碳權交易所7日在高雄揭牌。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明年第一季就會開放國內碳權交易,且只會開放法人,同時也不開放次級市場交易。

2.碳交所依性質及對象不同,分成3個板塊:初期以碳諮詢為重點,另兩個板塊分別為國內碳權交易和國外碳權。

3.專家提醒,碳權交易對企業減碳誘因能發揮多少、台灣徵收碳費的標準是否導致需求爆棚以及開放碳權交易後買賣雙方規模是否對稱皆為碳權市場管理須考量之處。

台灣碳權交易所(碳交所)7日在高雄舉行揭牌儀式,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明年第一季環保署的碳費徵收標準出來,就會開放國內碳權交易,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他也提出碳權交易兩大規則,一是國內碳權交易只會開放法人,不會開放自然人,畢竟碳排大戶都是法人;另外則是國內碳權交易不會開放次級市場交易,也不會有金融商品交易。

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等官員昨天都出席揭牌儀式,蔡總統宣示台灣預計整體推動淨零轉型的努力,2023到2030年將帶動4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產值,並提供超過55萬個就業機會。

國外碳權 預定今年底開放購買

林修銘指出,碳交所將依性質及對象不同,分成3個板塊,初期將以碳諮詢為重點。另一個板塊是國內碳權交易,分為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及增量抵換交易等兩類。在國外碳權部分,碳交所目前已與Gold Standrad(黃金標準)進行多次跨國會議,雙方預計於九月簽署MOU,就提供企業合規及高品質的國際碳權進行合作,已預定以今年底為目標上架開放法人購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碳權要如何交易
碳權要如何交易 (來源:聯合報)

工總7日表示,2050年推動淨零時間很趕,因此相當需要政府協助,政府成立碳交所後,目前除了碳諮詢方面協助企業盤查、教育等,在國內自願減量的額度交易,還看不到內涵。工總認為,用自願減量而非總額控制的方式,對於產業來說,節能減碳效果比較不好,政府應該先檢視台灣的總碳排是多少,才能細分產業、企業,一層一層的往下推,才知道各個產業減碳目標。

專家:國際碳權認證標準不一

國內永續專家則對碳交所未來營運以及台灣的碳權交易市場管理提出3大提醒,第一,透過碳權交易對企業減碳的鼓勵誘因能發揮多少?會否導致企業反而過於依賴買碳權甚於自己努力減碳?第二,明年初台灣徵收碳費的標準到底如何?屆時企業對碳權的需求會爆棚或是一般?碳交所如何據此安排相關技術人才?第3,在開放國內的碳權交易之後,到底買賣雙方的規模是否對稱?交易價格是否會有相當的波動?

此外,現在國際碳權的認證標準,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接受同一套規則,這種國際碳權在不同國家之間的認證問題,也是碳交所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林修銘受訪時也表示,得到環保署所認證自願減碳的專利,目前並不被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認可,如何解決這類障礙,也是重要課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碳權交易是什麼?誰需要透過碳交所買賣? 官方解答

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 蔡總統:持續協助企業面對淨零轉型

產業力拚碳中和 業者:法規限制為減碳最大挑戰

碳權交易所揭牌 陳建仁:淨零轉型是維持台灣供應鏈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責任編輯:劉怡廷

減碳 碳排 碳權交易 碳交易 碳交所 ESG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展開箭頭

聯合新聞網 (udn.com)於 2000 年成立,以成為中文市場頂尖全面內容服務提供者為目標。透過優質內容、資源整合、客製服務及市場開發,提供更多元及全面的資訊服務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