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 永續投資
非理工背景員工佔35%,ASML怎麼做到D&I「多元共融」
ASML在台灣有4,500名員工,分別來自30個不同國家,其中女性員工佔約21%、非理工背景員工佔35%。如此多元的背景,怎麼形成企業文化和團隊共識?
愈來愈多企業開始導入「永續發展績效指標(ESG)」,但「人」永遠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
市場成長飛速,在如今火紅的半導體產業中,優秀人才供不應求已是常態,光靠人才培育是遠遠不夠的。在我們看來,讓更多背景形形色色、經歷迥異的「多元人才」加入,才是能一直保持創新、技術領先,甚至成長的關鍵。
當有年輕世代的成員加入,身為一位管理者,該要怎麼做才能提供一個多元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 D&I)的環境,絕對是吸引或留任人才的重要課題。若再往下一步延伸,要由上至下的滲入推動D&I,管理領導層要認同和參與才有力量,因此,我們如今在內部開始積極培養管理層的「共融領導力(Inclusive Leadership)」。一間大型外商公司如果缺乏此力,D&I的各項措施將難以推動,更無法讓企業文化轉換成實質行為,真正貫徹在同事之中,說它是企業有效執行 ESG 的重中之重也不為過。
具體談談,我們是怎麼做的。
ASML在台灣有4,500名員工,分別來自30個不同國家,其中女性員工佔約21%、非理工背景員工佔35%。大家國籍不同、性別不同、經歷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在這樣複雜的組成下,我們希望可以透過「交流」,制定明確的「原則」,能讓同事們更順暢、更深入的進行團隊合作。
首先,從內部的中流砥柱高階主管開始,ASML鼓勵他們參與推動內部一直很重視的 3C(Challenge、Collaborate、Care)文化,建立他們有D&I的觀念,讓決策層面對不同意見的時候,更願意傾聽員工的聲音;當團隊有衝突意見時,能鼓勵員工思考辯證,把相反的觀點,轉換成一次看的面向更廣、更深的合作。
其次,在開放的工作環境中交流分享想法,員工會更有創造力,所以我們鼓勵員工提出建設性的想法,激發創新的觀點,即便大家有著世代的差異,我們都尊重。為了讓員工在工作環境中感受到心理安全,以ASML的企業文化為核心,鼓勵所有的同事,即使大家每一個人都很不同,也能透過夠團隊合作,達成目標。
這樣說或許有點抽象,我想舉一個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們曾有一位男性主管,因為家庭因素,希望暫時卸下領導職務,藉此平衡工作與個人壓力,但重點是,他相信自己的提出時,一定會受到公平的對待,同時也會得到組織跟同儕的支持,不會受到性別印象的鉗制。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我們也僱用跨性別的員工,並透過他/她們的視角,更協助我們檢視工作環境的軟硬體設施,到底有沒有貼近多元共融的理念。我們也因為他給予的意見提供,設立我們辦公室環境中首個「無性別化」的化妝室,真正落實從員工DEI的視角看公司哪邊可以更好。
我不可否認,D&I一定會增加管理的難度跟複雜性,但同樣也要再次強調,一個團隊需要多元背景的人才,才能不斷激發新點子,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強調「共融領導力」的必要性。
今年,ASML在全球導入了「共融領導力」的培訓課程,涵蓋了很多面向,例如「重塑共融力」、「了解偏見與管理」、「建立有意識的共融行為」等,提升主管的共融意識,賦能各階層主管們以身作則,讓員工相信多元性別、國籍、文化絕對不是職涯發展的障礙,讓他們帶動組織內正面、向上的學習文化。
ASML新任CEO Christophe Fouquet在上任演說時表示,「過去40年,ASML的成功都歸功於團隊合作。」回首這 40 年,ASML從默默無名,如今成為國際成功企業之一,絕對和我們重視多元價值,並持續培養共融領導力脫不了關係。未來我們也會繼續,讓頂尖人才都有機會在ASML發光發熱。
責任編輯:林易萱
作者目前為ASML台灣暨東南亞人資長,在半導體產業擁有20年以上業界經驗,擅長組織設計、人才發展、領導力發展、高階經理教練以及團隊建立與發展等專業領域,目前負責ASML台灣暨東南亞區的人才規劃與組織發展。除了在科技業與半導體產業的資歷,還擁有在公關、行銷與業務、房地產等超過15年跨產業經歷,有助融合多元觀點,打造具彈性與靈活的管理策略。
ASML Website:https://www.asml.com/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