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OMO行銷讓鐵粉「對蛙練」健身房打造專屬APP,預約選課全上雲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財經

OMO行銷讓鐵粉「對蛙練」健身房打造專屬APP,預約選課全上雲

Powered by 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戰略計畫
2024.05.31

對蛙練學員持續增加的同時,也讓團隊的管理能量面臨挑戰。


於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開業的「對蛙練」健身房,取自於臺語「跟我練」,儘管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開業後一年間營收卻可持續成長。對蛙練的負責人孫釧瀛,將成果歸功於公司「不綁約、不推銷」的經營模式,將心力和時間放在員工培訓、管理,以及教練考核上。但隨著學員持續增加,團隊在行政流程與管理面,迎來新的挑戰。

兩個月成功導入專屬APP
步驟式推廣會員應用,預約工作量降99%

「當初,都邊看訊息邊在紙本上改⋯⋯,有時一次上千則訊息湧進來,連做夢都夢到在處理預約的事,」對蛙練行銷公關黃筑穎回憶道,一開始,對蛙練和旗下另一個健身教室「康樂股長」,兩邊的學員預約和排課都是以紙本進行。

過去得靠行政人員即時確認學員是否預約成功,或是還有哪些時段可以選擇,但單純靠人力處理「預約」,不只耗時費力,又很容易出錯,更不用說事後查找和資料存放也都是問題。於是,團隊決定開始尋找廠商,要設計專屬APP,來解決「預約」這個燃眉之急。

當時,市場上適用於健身產業的應用系統不多、功能也不夠完善,團隊調查後發現,要建置一個符合對蛙練需求的APP可能得耗資新臺幣300萬元,於是決定採用廠商現有符合健身房使用的模板來改造,成本驟降超過八成。於是團隊開始著手改造模板APP,一邊發揮APP現有功能的優勢,再判斷哪些不足的功能,要如何以其他方式替代。

「我們不求一次就到位,最好是分階段、看當下的資源可以做到什麼程度,日後再持續優化,」孫釧瀛強調。導入APP後,確實大幅解決了預約問題,學員可以在APP上自行預約、接收提醒、購買方案等,全程自動化,節省了99%人力,工作人員只需要協助少數習慣以電話預約的學員即可。

APP 上線後團隊即傳送教學文件給學員,步驟式的推廣讓它成功落地。


APP能快速有效的落地,有賴團隊「步驟式」的策略推廣。確定APP廠商後,對蛙練就開始向學員們宣傳APP即將上線的訊息,立刻引起學員的期待與關注。APP一上線,就傳送「APP使用教學」說明文件給學員,第一個月先觀察下載狀況,第二個月再加強個別關心,主動用訊息或致電關切學員的使用問題,為其排除疑難雜症。從開發、到客戶資料移轉、再到APP正式上線總共費時約兩個月,「數位轉型最大的成本其實是時間和溝通,」對蛙練表示。

對蛙練的APP順利上線且快速普及,在各個管理層面發揮效益。例如,學員可以用手機操作APP掃碼入館,免去使用傳統門禁系統時,學員常發生忘記帶或遺失門禁卡的問題;另外,APP上也會即時顯示目前場館內人數,學員可以視狀況決定前往與否,有效提升健身的體驗品質。更重要的是,APP所提供的數據,成為管理者重要的決策指標,包括可以匯出場館的銷售報表、教練課堂報表等數據,幫助管理者用來分析學員出席狀況、選課與時段偏好,也有助於評估教練課程品質,做為打考績與設計行銷活動的重要依據。

掃碼 APP 條碼入館可以解決忘記攜帶或遺失門禁卡而無法入場的問題。


對蛙練 APP 具有預約課程、接收提醒、購買方案等功能,大幅節省人力。


APP的導入解決了大部分顧客端的作業,但模板製作的APP仍有其限制,團隊也發揮應變能力,找到適合的作業流程彌補其不足之處。例如,現有APP並未開放串接第三方系統,團隊原本期待可以在後臺取得三大交易活動指標RFM(即最近一次交易Recency、交易頻率Frequency、交易金額Monetary)與圖表,做為舉辦抽獎轉盤、開盲盒等活動設計的參考依據,但現階段僅能先透過人工用Excel導入後臺數據,藉此來設計顧客互動方案。

對蛙練 APP 所提供的數據有助於分析學員狀況,是管理者的重要決策指標。

OMO優化社群工具體驗服務
與3,000位使用者「深度互動」

除了導入APP改善服務流程,對蛙練團隊也善於運用社群工具。新冠疫情之後消費行為改變,線上線下整合(Online Merge Offline,OMO)的商業模式崛起,對蛙練團隊嗅到趨勢,把概念應用於健身教學。當學員使用健身器材時有疑惑,除了可以詢問巡場的教練解決問題,對蛙練也製作了器材操作教學影片,可以掃描QR Code連線至雲端觀看,例如:他們製作了一支《Inbody數據怎麼看?》的教學影片上傳YouTube,結果讓場館內量測體脂、肌肉量等組織成分的「Inbody量測服務」營收倍增。

面對影音當道的行銷趨勢,對蛙練有策略的企劃影片,並上架適合的平臺。品牌塑造和行銷的短影音主要放在Facebook和Instagram,而專業知識和教學相關的長影音則放在YouTube和官網,運用這些媒體管道建立品牌形象。

此外,團隊也善用LINE@進行一對一的客戶服務,包含標籤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舉辦票選、問卷等,藉此了解老顧客的需求,經營兩年的LINE@帳號已有3,000多位曾進行互動的使用者,藉此獲得針對個人量身打造的建議,使教練們成為學員的健康顧問。一般的LINE@官方帳號封鎖率在20%以下就算好成績,因為互動率高,讓對蛙練的LINE@帳號創下極低的8%封鎖率。此外,團隊也運用臺灣雲市集的補助來優化系統。

「這樣結合線上線下的服務,達到非常好的客戶黏著度和留存率,」公關團隊強調,做好教練培訓與優質環境的線下體驗基本功,再藉著APP與社群平臺來優化顧客的線上體驗,這兩個關鍵成為對蛙練在健身房紅海裡,站穩市場的兩隻腳。

App 對蛙練 omo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