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高股息ETF配息少就是虧?2個你必須知道的正確觀念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財經 | 投資理財

高股息ETF配息少就是虧?2個你必須知道的正確觀念

高股息ETF配息少就是虧?2個你必須知道的正確觀念
近來陸續有幾檔月配息ETF的配發金額縮水,該不該脫手?作者認為一檔ETF至少要觀察2、3年,才能有效判斷配息是否穩定、總報酬是否能接受。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存股方程式
ETF指南 2024/12/12
摘要
  1. 投資人應避免過度關注市場雜訊,定期檢視ETF的配息狀況,而非因1、2次配息變動就輕易下結論,應該長期觀察並根據規劃穩定累積。
  2. 投資高息型ETF時,應有合理的殖利率預期,6%至7%的區間較為現實,避免追求不合理的高殖利率,並考慮長期報酬與風險。
  3. 遠離網路討論,專注於自己的投資策略,穩定持有,10年後可獲得滿意回報,不必隨意換股。

關於投資,接觸太多資訊未必有正面助益,適時遠離市場雜訊,存股之路才能走得既久又穩。

月配息ETF甫推出時引發市場騷動,討論度非常高,投資人趨之若鶩;如今部分ETF配息不如預期,網路一片負評,投資人又開始嫌棄。網路上對於這些高息月配型ETF的評價都是正確的嗎?這些評價有那麼重要嗎?關於投資,還是要有自己的定見,不要輕易受他人干擾。

別因1、2次配息就下結論

一檔ETF至少要觀察2、3年,才能有效判斷配息是否穩定、總報酬是否能接受。單純因為1、2次配息減少就下結論,似乎言之過早。

00878有著超高人氣,但上市第一次配息也僅有每股0.05元,當時市場同樣罵聲連連;經過這幾年的調整,00878的配息終於漸趨穩定,如今有著一大群非常堅定的擁護者。元老級的0056也曾有過一次配息歸零的不良紀錄,但那之後每年都能非常穩定的配發股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路熱烈討論就跟風買進、網路負評不斷就想趕緊賣掉,市場雜訊接觸太多,結果就是三心二意,對投資有害無益。多數情況是產品本身問題不大,有問題的其實是投資人的心態。

依投資規劃穩定累積持有張數

如果真心喜歡每個月有現金股利入帳(雖然報酬率略差),那就專注執行以下的投資策略:

  1. 挑選3檔季配高息型ETF,或1~2檔月配高息型ETF。
  2. 遠離各種干擾存股的市場雜訊,按照規劃累積張數,切記不要隨意換股,10年後、20年後一定能看到滿意的成果。

我每個月都會貼對帳單在臉書粉專上,以證明我一直都是按照規劃傻傻買進。我也很少賣出股票,前次賣出已經不知是幾年前了。

我於2020年開始投資ETF,產品挑好之後就是每月每週慢慢買,儘管有1、2檔的報酬率實在差強人意,甚有部分網友開酸我的選股眼光(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願再公開持股的原因),但我依舊傻傻買,沒有隨意換股投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的整體投資績效肯定落後大盤,但我仍滿意自己的投資成績,會持續堅定執行自己寫好的「存股方程式」。

關於高息ETF的正確觀念

 關於高息型ETF(不論季配或月配),一定要有務實的認知:

1.追求合理殖利率 

殖利率6%~7%是比較合理的區間,畢竟成份股殖利率普遍就是落在6%~7%,ETF殖利率超越成份股殖利率,這是很奇怪的現象。投信公司或許可以透過各種操作拉高配息,但我認為不可取。 

2.對報酬率的期待

高息型ETF長期含息報酬率應能贏過「定存利率+通膨」,因此投資高息型產品也是可接受的策略,但市值型ETF會有更高的長期報酬率,該投資高息型或市值型需仔細思考。

近2年上市的高息型ETF很多,上市時間短,觀察時間還不夠長。相信投信公司也不願意ETF的配息暴起暴落,未來每次配息金額或許會逐漸平滑,不須為了1、2次的配息減少就焦躁不安。

財經網紅與各種網路論壇的評論參考就好,這些評論未必是正確的,甚至有些評論不過就是情緒性的發洩,完全沒有參考價值。不要別人說好就買、不要別人說爛就賣,過分在意這些無關緊要的市場雜訊,對存股有害無益。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00939 ETF 月配息 00929 00949
ETF指南
ETF指南
編輯精選
展開箭頭

台股ETF全攻略,熱門ETF 0050、00878、0056、富邦台50、00713等淨值、配息、除息日買進資訊,以及定期定額怎麼買教學都在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