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養生保健
狗狗也會失智?判別、預防、照顧方法一次看!

1.與人類年老時會罹患阿茲海默症相同,年老的狗也會因罹患認知障礙,而逐漸喪失認知能力。
2.想預防狗失智,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遊戲,給予狗狗更多的外部刺激,增加頭腦活動。
3.而當狗狗真的罹患認知障礙時,盡可能維持牠們原本熟悉的生活環境,陪伴牠們度過生命的末期。
養狗的人要特別注意,家裡的毛小孩是否有這些行為?
牠是否來回踱步、轉圈或無方向的遊盪、常被家具或其他物品卡住?不小心撞牆或撞門、難以找到掉在地上的食物,或者恍惚地盯著某個角落、甚至大小便失禁?
如果有上述的症狀,小心!牠也許罹患「失智症」了。
與人類失智症相同,老年犬也容易發生認知功能障礙。大型犬通常9歲以上,小型犬11歲以上,就算是高齡了。而研究顯示,老年犬大約有14%到35%罹患此疾病,比例並不低。
雖然狗的品種、神經系統的健康度也會影響患病率,但年齡仍是最主要的因素。
由於該狀況與人類老年失智症極為相像,但狗衰老的速度,卻比人類更快,不少科學家認為能藉由狗的研究,增加對失智症的認識。
而當家中毛小孩年紀漸增,出現異常行為時,我們也可以藉由觀察牠們的專注力,判斷牠們是罹患認知障礙,或是其他疾病。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健康老齡化中心的獸醫博士埃爾哈特(Nicole Ehrart)指出,「糖尿病、中風、腦發炎等老年犬病,也可能讓狗狗表現出認知障礙的行為,要幫助獸醫更快診斷病因,還是有賴飼主的敏銳觀察。」
而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凝視,你可以凝視狗狗的眼睛,或以零食吸引牠們的目光,觀察牠們是否能保持長期的注意力。
除了注意狗狗的行為,多讓狗狗運動,也有助預防癡呆。
根據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研究指出,不常運動的狗,牠們的患病率,要比活躍的狗高出約6.5倍。透過運動增加外界刺激,能使狗狗多運用腦袋,從而降低癡呆的風險,這點也與人類很像。
飼主可以透過教導狗狗新技巧(握手已經會了?試試裝死)、陪伴牠們玩遊戲、養成牠們固定的運動習慣,以及讓狗狗定期認識新「狗友」,這些都是很好的刺激方式,維持牠們的頭腦活動。
但假如家中的老伙伴,真的罹患了認知障礙,身為飼主又該怎麼做呢?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改變牠們的生活習慣,包含:維持家中的擺設,不輕易變動、避免邀請過多陌生人到家中聚會、派對等。讓狗狗處於舒適、熟悉的空間,安撫牠們的茫然不安。
狗狗在很多人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因此老年犬計畫,持續研究如何讓進入老年期的狗狗更健康。
而該計畫的主任凱博林(Matt Kaeberlein)博士,過去曾飼養一隻名為克洛伊(Chloe)的德國牧羊犬,但牠在罹患認知障礙後去世了。
凱博林希望能透過這個計畫,幫助大家的狗更長壽,他表示,「如果當初我的狗能活得更久,那我真的會很高興。」
資料來源:The Guardian、NYT、Eastbay vet clinic
核稿編輯:吳和懋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