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2023是職場「大憂鬱潮」,幸福感跌落3年來最低!企業解方:別再讓員工有苦說不出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2023是職場「大憂鬱潮」,幸福感跌落3年來最低!企業解方:別再讓員工有苦說不出

2023是職場「大憂鬱潮」,幸福感跌落3年來最低!企業解方:別再讓員工有苦說不出
職場工作者的幸福感從2020年以來開始穩定下降,2023年急遽下降,上班族快樂指數創下3年來新低,比疫情爆發時更嚴峻。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職來直往Miss莫莉
摘要
  1. BambooHR網站中的一項調查指出,全球上班族的快樂指數創下3年來新低。上班族展現出一種想辭職,甚至是對工作冷漠的態度。
  2. 作為上班族的你,如果不想陷入工作低潮的狀態,可以嘗試把工作自主權拿到自己手裡,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公司安排。
  3. 企業主管則應該要學著聆聽員工的心聲,塑造願意接受員工想法的文化。

近期BambooHR網站中的一項調查指出,職場工作者的幸福感從2020年以來就穩定下降,2023年則急遽下降,全球上班族的快樂指數創下3年來新低,比疫情爆發時更加嚴峻,「大憂鬱時代」(The Great Gloom)已經來臨!全球職場充斥士氣低迷、意願低落的現象,展現出一種想辭職,甚至是冷漠的態度。

造成工作不滿的主要原因,除了通膨、工作上的不平等待遇,更包含低薪資問題、不被同事與上司支持、工作量不合理等因素。看到這樣的現象,實在令人感到沈痛,再度應證全球陷入一種長年安靜離職的狀態。

回想起工作前幾年,我也曾經陷入找不到工作意義與熱情的階段,發現「大憂鬱時代」的真相,不外乎是這些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怎麼找回工作熱情?

我相信許多人應該跟我早年很像,認為職涯規劃或人生規劃這件事情,交給公司及主管即可。後來我最深的體悟是,應該把工作的自主權拿到自己手裡,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公司安排。如果你在公司上班時,自覺找不到工作的熱情,你可以開啟「興趣專案」(Side Project)。

例如幾年前,我想嘗試講師的工作,就下班協助朋友的公司,看看自己擅不擅長;我想有作家的身份,就嘗試下班寫專欄。如此一來,可以在下班時間探索自己想從事的領域。

如果未來想轉換跑道,你可以提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如果發現自己有更想發展的領域,應該跟公司大膽提出內部輪調、跨部門合作專案的要求。盡可能先考慮內部輪調,優先於轉換到不同公司。因為內部輪調比較能夠在同一家公司,累積資歷不中斷。

雇主解方1:主管應該時常和員工討論自己想發展的方向

企業主管應該在員工入職前及入職後,時常跟員工討論自己想發展的方向,並聆聽員工的心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員工入職時就該詢問:「你對自己3~5年的規劃是什麼?」公司不能單方面的根據哪個部門缺人,就把員工塞去一個不見得適任,甚至是沒興趣發展的位置。

在人生前半場,我就是深受其害的代表。我曾經在某一家公司任職,當時我完全不會做網站企劃,只擅長寫作跟經營社群,卻因為公司企劃部缺人手,被迫接下這個艱難又棘手的任務。

坦白說,我當時其實非常不高興,甚至每天都想憤而離職,最後礙於人力有限,我還是將這項工作完成。不過這間公司我只待了一年半,因為認為緣分已盡。

雇主解方2:鼓勵員工發揮,塑造建言的企業文化

過去身為人資,我最常聽到的離職原因,不純粹是為了追求高薪而跳槽。多數員工的職業倦怠,都來自於沒有發揮的空間。

我也不是一個給錢就能被激勵的員工,因此,每當我有一股想要辭職的衝動、開始對公司所作所為無感的時候,通常不是因為薪水不夠多,而是公司不想改變,或是我不想在錯的地方、做對的事情。

我曾經待過某間家族企業,公司裡有非常多老臣,他們會打壓年輕人的創意。這家公司的總裁,明明鼓勵員工建言,但實際上員工沒有發揮空間。同事曾經提出經營Podcast 、LinkedIn的想法,我認為都很好,但最後都不被上級支持,一些創新的提案就無疾而終。

我過去曾經訪談過一家外商公司,他們有良好的企業文化,針對公司高層與員工的歧見,他們總經理甚至願意公開解釋決策的邏輯,不會讓員工產生誤解。公司總經理也沒有架子,平時跟同仁一起用餐、用輕鬆的方式了解員工想法,因此,這家公司的流動率很低,員工也很少有離職的念頭。

但台灣多數公司的主管,只負責傳達上層意見,希望員工聽命行事。這樣久了,員工通常不想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只害怕自己成為公司箭靶。

危機就是轉機:企業請開始學習傾聽

2023年「大憂鬱時代」來臨,或許讓人感到沮喪,但這也意謂著企業應該反向思考,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才能激發員工的熱情,才能讓員工心甘情願的付出。

若能跟員工進行有意義的對話,時常給予他們的工作認可,並在員工做出績效時,以金錢作為實質獎勵,我不相信員工會陷入安靜離職的氛圍。

說穿了,職場只有不懂的聆聽員工的主管,絕對沒有無法激勵的下屬。若無法激勵,只代表你不曾了解員工的感受,到底是錢委屈,還是心委屈了。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安靜離職 離職 職場 工作
職來直往Miss莫莉
職來直往Miss莫莉
職來直往Miss莫莉
展開箭頭

孫苡心,筆名「職來直往Miss莫莉」,台師大人資所畢業。曾任外商公司主管、人力銀行主編、大學及企業講師等工作。著有《看穿雇用潛規則,立刻找到好工作》 ,專業領域涵蓋中英文履歷撰寫、外商面試技巧、人脈拓展 、Z世代管理、客戶服務與溝通技巧、職場專業穿著、內容行銷等,累積各大專院校和企業演講超過200場、實體觸及超過上萬人,多年來幫助上萬人找到理想的工作方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