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 全球話題
拉麵店寧願倒閉,也不漲價!疫情暴露日本人嚴重「通縮性格」
1. 競爭激烈加上疫情影響,今年已有34個日本連鎖拉麵店聲請破產,可能是20年來最嚴重的數字。
2. 日本長期處於通貨緊縮,消費者對價格敏感,許多店家不願意漲價求生、最後只能倒閉。不過疫情也促使一些店家開始「學習」漲價。
因為疫情,世界各地的餐飲業迎來寒冬。美國超過一半的餐廳已經永久關閉;在日本,拉麵店紛紛關門,聲請破產的案件數量很可能達到20年來最高。
《彭博》(Bloomberg)報導,疫情正在摧殘日本一種拉麵店精心平衡的商業模式,這些小型拉麵連鎖店讓顧客在狹小的店面手肘挨著手肘吃麵、快速翻桌,而且價格便宜。
於東京新橋區營業超過20年的後樂本舖(Kouraku Honpo)就是這樣一間拉麵店,61歲的員工齊藤嘉久(Yoshihisa Saito)指出,去年底生意興旺,只有26個座位的店面每天可以賣出500碗拉麵。疫情來襲後,他們依據政府發布的緊急事態宣言——縮短營業時間,並大砍員工4成薪水、支持營運。但仍不敵挑戰,8月28日,後樂本舖新橋分店永久關門。
寧願倒閉、不肯漲價背後...「通縮經驗」作祟
日本央行雖然祭出價值1兆美元的貸款方案和大規模紓困,降低破產聲請數字,但當地餐飲業倒閉的數目仍不斷增加,佔所有破產聲請的10%,是所有行業裡面倒閉最多的產業。
日本信用報告機構東京商工研究(Tokyo Shoko Research)指出,今年截至8月,已有1,221家日本餐廳業者歇業。其中,早因競爭激烈而破產連連的「連鎖拉麵業」,因疫情雪上加霜,已有34個拉麵連鎖店聲請破產。
神奇的是,許多拉麵店雖然砍員工薪水,試圖度過艱難時期,但就是不調漲拉麵價格增加收入。寧願倒閉,不願漲價,為什麼?
齊藤嘉久說明:「漲價從來不是選項之一,把我們的負擔轉移到顧客身上完全不公平。疫情中,他們的財務狀況可能一樣緊迫,卻依然來我們店裡消費。」
《彭博》指出,這顯示日本消費者仍對物價相當敏感,日本即使經過7年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民眾仍無法擺脫長期以來生活在通縮時代所養成的「通縮心態」,店家也因此拒絕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東京大學經濟所所長渡邊努(Tsutomu Watanabe)說道:「大多日本企業行動的前提是,如果今天啤酒價格是100日圓,那明天也將是100日圓。」也因此,這些店家只懂得削減自身如員工所造成的成本,但疫情中防疫花費上升、顧客數量銳減,就免不了倒閉。
疫情中日本店家開始「學習」漲價
對此,日本央行正在努力改變民眾這種根深蒂固的心理認知。雖然目前可能已經有許多店家因這種「堅持」而拉下鐵門,也有一些店面開始試著改變。
店面僅有12個座位的小吃店老闆田中和久(Kazuhisa Tanaka),因防疫需求進一步砍掉座位數量,他說:「不知道疫情何時會結束,卻只會削減顧客數量,會變成輸家。」他決定把尖峰時段的午餐價格從1千日圓調漲成1,500日圓,同時把離峰時段的價格調降為800日圓做彌補。
不過,他也遇到來自員工的抗議,說他這麼做對顧客「不忠誠」,堅持要他在店門外放上告示牌,跟顧客說明白:是老闆想要漲價的、不是員工。
知名拉麵店一風堂也決定這麼做,他們在疫情中裁減了4成的座位,鑒於營收只剩之前一半,他們在7月時決定調漲一些餐點的價位,同時新增一些更便宜的拉麵料理,提供給對價格敏感的顧客選擇。
一場疫情,可能正在撼動日本政府難以根除的日本人「通縮性格」。田中和久表示:「調整價格變成我應付危機的工具,要不是因為疫情,這根本不可能發生。」一風堂母公司力之源控股公關人員中村綠(Midori Nakamura)則說明:「在成本增加和Covid-19的影響下,很難把價格維持在原本水平,所以我們所做的就是提供顧客不同選擇。」
(參考來源:Bloomberg、nippon.com)
核稿編輯:林易萱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