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封面故事
大美國主義激出最硬中國,4個趨勢不回頭...「寧要晶圓、不要褲子」效應直擊
「上海經濟幾乎退回改革開放前」美國在選,中國也在選!4現場直擊中國半導體發展真相、習近平接班點將、無人科技實測。
「寧要晶圓、不要褲子」深圳出現台北半導體展翻版、上海實證關店率超越開店率…中國大煉芯雙面效應上演,台商怎麼應變抉擇?「中美通吃」、「向西走」、「飛鏢戰術」成關鍵詞。
不只內捲,還向西捲!一批科學家、旅英博士、哈佛學者組成的「習新星」、「技術官僚2.0」,悄然成為川普新對手。
美國大選落幕,世界變了。
延燒6年的美中對抗,已經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與台商命運,最悍美國已逼出最硬中國。
10月下旬,美國大選正如火如荼進行時,商周團隊頂著中國對台連番軍演的砲火,深入珠三角、長三角兩大經濟帶,在深圳直擊1958年全民土法大煉鋼運動重演,從機器設備到化工材料都自己來,要造出全產業鏈一條龍的國產晶片。
在上海、蘇州看到民族意識改變了市場規則,美國走保護主義,中國講國族認同,西方美人魚商標的星巴克打不贏京劇臉譜的霸王茶姬,讓繁華夜上海變了調,外資走了、餐廳百貨倒了。
但無人機、無人車照樣上路,像極了1960年代中國力拚兩彈一星(核彈、飛彈、衛星),高喊「寧要核子,不要褲子」,趕跑外資也要追求科技自主。一群科技官僚也悄然登場進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接班梯隊之中,旅英博士、哈佛學者、宇宙飛船專家掌大權,象徵美中對抗是經濟戰,也是人才戰、科技戰,最年輕的世界級頂大校長是未來中共總書記人選之一。
夾在最悍美國、最硬中國間,台商找出一條新出路,用最強中國製造做出美國最夯商品,在變局中打造出兩岸供應鏈加美國友岸外包的共融新模式。
第1站深圳,手機王國深圳悄然變身中國晶片產業鏈國產化重鎮,從造手機、無人機變成生產晶圓、半導體設備、材料。
我們踏進由深圳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跟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聯盟共同主辦的第1屆深圳灣芯展,一進場以為來到了台北的國際半導體展,再仔細看才發現到處是簡體字的「以芯振邦」、打造半導體重大專案集群等標語處處可見。
深圳首屆半導體展只見中國隊
土法煉鋼拚晶圓,樣樣自己來!
主辦單位的工作人員知道我們來自台灣,毫不掩飾的說,灣芯展就是對標台北國際半導體展等世界一線大展來設計的,「灣芯展一定會成為世界級的大展,」他充滿自信的說。
「國產化是中國一定要達成的。」該名灣芯展人員說,中芯國際對標台積電、北方華創是中國版的應材、上海微電子是中國版艾司摩爾。
再進一步細數全場企業類別,從材料、氣體、封裝、設備、產線等,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國業者沒有一環缺席,如同當年大躍進時代的土法煉鋼,這一次半導體自主化是樣樣都靠自己。
深圳發展半導體,華為是主角,當美國點名台積電7奈米製程晶片出現在華為昇騰910晶片之際,商周直擊華為旗下7奈米晶圓廠已進入裝機階段,甚至有不少台籍工程師為這座廠效力。
華為從台積電大客戶變對手
學者專家組「技術官僚2.0」抗美
華為曾是台積電僅次於蘋果的第2大客戶,但美中科技戰讓深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大煉芯正在高歌猛進,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統計,2023年,全中國就有約44座晶圓廠,但2024年包含在建、計畫興建的晶圓廠合計達32座之多,而且數量還在增加中,同時分布範圍之廣,從最北的吉林,一路到最南的深圳,達22座城市之多,蓋晶圓廠成了全民運動。
根據日經報導,日本半導體調查企業TechanaLye社長清水洋治經由拆解華為手機方式,比較台積電2021年量產的5奈米「KIRIN 9000」晶片,以及中芯國際2024年量產的7奈米「KIRIN 9010」晶片後,發現從出貨的半導體晶片的性能來看,中芯國際的實力已追趕到比台積電落後3年的地步,速度之快,出乎國際預期。
中國行第1站,我們看見美中爭霸改變了深圳、上海,華為更一頭栽進這場對抗賽中,從台灣客戶成了競爭對手,中美對抗已走到美國換人當總統也改變不了,那台灣企業、人才須認清這是一場新變局,從中找出生存與獲利的方程式。
除此之外,商周從當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找出5位身負重任的政治新星。當美中對抗走向下一篇章,身處最前線的我們必須在此刻更加了解他們。
一鍵訂閱》美國在選,中國也在選!直擊半導體發展真相、習近平接班點將
・現場1》寧要晶圓,不要褲子!中國大煉芯,深圳遇見台北半導體展翻版
・現場2》無人計程車「有人」、無人機送餐拿不到 揭中國科技的幻象與實力
・現場3》十里洋場變十里墳場!晶片戰下的犧牲者:落寞上海
・現場4》捲就是競爭力!星巴克敗給長沙小店 餐會上記者遇認同挑戰
・美國在選,中國也在選 「習新星」校長、科學家崛起!
・盤點習近平與他的接班人們 12位「技術官僚2.0」變抗美要角
・台商戰法1》選邊站?小孩子才做選擇!通吃中美,造美國最夯小家電
・台商戰法2》打不贏就加入!融入紅色供應鏈「向西走」擁抱一帶一路
・台商戰法3》百貨一樓賣單車、地產商變「掘墓人」服務業台商飛鏢突圍術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