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科技魚塭,水質監測客製化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教育趨勢

科技魚塭,水質監測客製化

科技魚塭,水質監測客製化
廣編企劃
2022.02.13

魚塭的水質環境,影響著魚群的生長狀況。成大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張智華 109 年首次將學生自行組裝的物聯網水質監測設備應用於魚塭水質預警,不僅學生 得到寶貴的場域實作經驗,也獲得魚塭主人的正面迴響;110 年他更以「農業 4.0 智慧共創:七股魚塭智慧水質監控系統之實踐」計畫,除了大幅提升設備 穩定度,更將物聯網設備延伸至魚塭增氧裝置,讓水質監測升級為水質智慧監 控,溶氧低時可自動增氧,漁民也可遠端遙控魚塭水質環境,提升養殖效率。

採訪|張立宇
圖片提供|張智華老師

來自南部各地的漁民,於110年12月初聚集在臺南七股邱家生態烏魚養殖場內,看著「烏魚王子」邱創禕打開手機,透過遠端接收資訊,監測魚塭內的水質狀況:水中溶氧量是否太 低?需不需要打開曝氣機?哪個角落的曝氣機要開啟?人不用到現場,就能輕鬆搞定。

這天的活動,是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張智華在110年參與共創計畫的重頭戲,向漁民展示如何透過水質監測提升養殖效率,希望吸引更多漁民加入使用的行列。

了解漁民需求,推廣水質監測應用

臺南七股是全臺養殖面積最大的區域,水質環境對養殖業來說有著一定的影響。張老師109 年嘗試將大範圍水域的水質監測應用在小範圍的魚塭內,110年除優化水質監測系統外,更計畫擴大應用到不同魚種、不同大小範圍的魚塭內,嘗試為漁業養殖帶來新的助力。

張老師在大四的「環工實作」課程中,由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實際了解漁民的看法。「我們希望深入養殖社群,了解漁民遇到的問題,並探討提高效率與技術的推廣應用。」在此同時,學生拍攝水質監測相關影片、經營粉絲團等,來介紹水質監測的內容與重要性,藉此吸引有興趣的漁民前來洽詢。

除了成本考量,缺乏後續維修服務,以及「周邊沒有漁民成功使 用的經驗」,都是讓漁民對水質監測系統裹足不前的原因。為此,張老師特別在110年底安排分享活動,「藉由第一年合作的魚塭作為示範場域,之後不僅養烏魚,還能推廣到其他魚塭。」

優化水質監測產品,讓量產成為可能

張老師也透過碩專班的「水質管理」課程,進行水質監測儀的優化。由於前一年做出的水質監測儀較重視成本考量,購買的電路板穩定度低,加上人工電焊等原因,不時會出現狀況。「成本與維運的頻率息息相關,品質不穩定時得經常前往維護,長期換算下來人力與時間成本不見得划算。」為此,張老師改選商用性的電路板,儘管略微提高成本,但系統大為穩定,數據的有效傳輸率幾乎達百分之百。另外,張老師也測試新的感應器、優化部署,減少人員維護成本,讓水質感測系統穩定度大為提升。

張老師說:「有信心可以走出去,將我們的成果分享給其他漁民,將來若有可能量產,我甚至希望同學們能去創業。」

攜手漁民,建立客製化服務

從一個魚塭擴大到其他魚塭,張老師計畫進行「客製化的服務」。 早期漁民在買了水質監測儀後,對於相關數據的疑問得不到解答,自然覺得不實用。「我們是環境專長,最懂水質,可根據漁民需求去設計客製化的系統,然後給予最專業的建議。」張老師表示,透過客製化的服務,才是水質監測儀能否真正落實到魚塭實踐的關鍵。

該如何達到客製化?像是不同魚種棲息在魚塭的表層、底層,魚池角落還是中間,曝氣機與感應器如何安裝等,搭配漁民需求,了解養殖環境後再從事系統布建,雙方互相合作,才能共蒙其利。

至於數據該如何顯示,是否以手機告知漁民最方便,這些都是可以規劃的。事實上,光系統介面就可以規劃出好幾種組合,而這些內容也會對未來系統發展帶來很大幫助。張老師表示,七股地區有不少年輕漁民,他們往往要身兼數職,若能善用水質監測儀,將可提高養殖效率,對地方發展絕對能帶來幫助。

連兩年參與,學生周承漢成為溝通橋梁

連續兩年參與計畫的環境工程系碩二生周承漢,幾乎參與過計畫的每個環節,不管是學弟妹、漁民或合作廠商可能遇到的問題,他都相當清楚。 「我就像是中間的橋梁,負責面對或溝通彼此的問題點。」 他表示, 許多漁民因為不了解現場狀況, 有時經常得半夜前往魚塭巡 視,但現在只要看水質監測數據, 就能了解現場情形並做處理, 對漁民來說是莫大的幫助。

教學亮點

1. 開創將水質管理課堂 理論放在小範圍場域實作驗證。
2. 深入了解漁民需求, 推廣客製化水質監測系統。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