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好好說話》「我們以前都這樣!」老是把前公司掛嘴邊,是職場大忌⋯為什麼?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職場 | 職場修練

好好說話》「我們以前都這樣!」老是把前公司掛嘴邊,是職場大忌⋯為什麼?

好好說話》「我們以前都這樣!」老是把前公司掛嘴邊,是職場大忌⋯為什麼?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李頤欣 整理
好好說話 2021.06.18
摘要

1.不論提到的是優點或缺點,提起「前公司」這個行為都代表著:你還沒準備好融入新公司,讓人認為:你只想當個旁觀者。

2.比年終、比福利、比辦公室空間⋯把這些「你無法改變」的事實拿出來比較一番,不僅沒有意義,更會成為團隊士氣的毒藥。

3.盡量不要拿別家公司來與自家公司做比較,除非你能從中獲得改善的具體作法。

最近這波疫情,好多公司都決定暫緩招聘,轉職難度變高。但莉莉依舊靠著漂亮的學經歷,順利成為同產業競品的新進員工。早在業界打滾多年的莉莉,對公司運作頗有概念。就算是疫情下到職,遠距辦公,也很活躍於各種通訊軟體,勇於表達想法。

沒想到,到職不滿一個月,莉莉的主管卻突然在一次會議上爆口:「前公司那麼好,那你幹嘛離職!」

主管的崩潰其來有自。原來這一個月,莉莉最常掛在嘴上的就是:

廣告

「我們以前都是⋯」
「這跟我們以前的做法不一樣耶!這樣對嗎?」
「你們公司這麼大,怎麼連這種資料都沒有?我們以前絕不會犯這種錯。」

別拿「前公司」跟現在的公司比較

雖然莉莉主管脫口而出那句話後,馬上就後悔了,但不滿情緒並沒有消減。

對公司的同事和主管來說,老是提起「前公司」,基本上跟「在新男女朋友面前提起前任」沒什麼不同。不論你提到的是優點或缺點,這個行為都代表著:你還沒準備好全然融入新公司,甚至給人一種「人在曹營心在漢」的印象,讓人認為:你只想當個旁觀者。

莉莉在疫情中到職,看不到「真人」同事,會心慌,但即便他不拿前公司做比較,此時急著表現、刷存在感,也很危險,為什麼呢?

廣告

即使是同產業、同職位,每家公司仍有各自的辦公室文化和潛規則,過去的經驗和做事方式不可能原封不動搬到新公司。因此用心觀察,保留調整的彈性,才是聰明做法。

到職第一個月,沒有人會期待你開疆闢土。相反地,若你能好好觀察周遭,適時調整自己,融入團隊狀態,對公司會更有幫助。

你可以這樣說

1.避免沒建設性的比較

所謂沒建設性的比較,亦即「你無法改變」的事實,像是比較辦公室空間、比較年終、比較福利、比較員旅去哪玩⋯除非你有能力改變它,並為它努力,否則這類比較實在沒有意義。

就像我們當學生時,都不喜歡父母拿自己跟鄰居小孩比較。到了職場上,缺乏建設性的比較,同樣是團隊士氣的毒藥,是老闆在意,卻不會告訴你的職場地雷。

盡可能不要拿別家公司來與自家公司做比較,除非你能從中獲得改善的具體作法。

2.避免兩種「旁觀者用詞」

很多人到了新公司,還是會習慣用「我們」代稱自己+前公司。這樣的說法,無非是表明了自己尚未融入新團隊,是團隊裡的「旁觀者」。

記得,在新公司時,所有的「我們」都要是自己+新公司,而不是自己+前公司。

而如果前公司真有可借鏡之處,你也能據此提出有建設性的比較,那在比較的時候,也要用注意用字。與其說前公司「比較好」,說「很好」更能讓同事聽進你的意見。

*本文經參考整理自「好形象卿鬆學」「敏敏校長管理學」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新公司 前公司 融入 遠距工作 建議 比較
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
商業周刊新媒體實驗室
展開箭頭

好好說話,你的最佳應答夥伴!

與主管溝通、和同事合作、交辦下屬,甚至傳訊息……職場上無一不溝通,總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的時候。

商業周刊編輯團隊陪你「好好說話」,每篇3分鐘看完,各種職場「情境實用句」一次帶走。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