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年輕化 出現六症狀恐已中晚期

預防直腸癌,從均衡飲食、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期篩檢做起。如有排便習慣或頻率改變,應及早就醫。(來源.shutterstock)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年奪六千條人命,平均每三十一分鐘就有一人確診。國健署自今年起擴大腸癌篩檢,提供四十五歲以上民眾與四十至四十五歲具家族病史者,每兩年一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陳自諒表示,大腸直腸癌中,直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許多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加上腫瘤發生位置靠近骨盆腔,手術困難度高,建議有家族病史者提前自三十五歲起定期檢查,以把握治療先機。以下為口述紀要:
學歷:國立交通大學高階管理學研究所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副院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指導教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院長、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
直腸為肛門向上約十二至十五公分的腸段,主要負責糞便的暫時儲存與排便反射的調節。當腫瘤生長於直腸部位,即稱為直腸癌;若腫瘤發生於更上方的結腸,則稱為結腸癌,兩者合稱為大腸直腸癌。
...本文未結束
- 模式
- 字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