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養生保健
老年憂鬱症》退休前兩頭燒、退休後顧老公還要顧叛逆孫...70歲婦人暴瘦剩35公斤
容易緊張焦慮、身體狀況不佳、社交孤獨...這些都是長輩罹患憂鬱症危險因子。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73歲陳女士曾診斷憂鬱症,近期丈夫和長子生病、大女兒婚姻不睦,加上退休後照顧青春期叛逆孫輩,她憂鬱暴瘦從50公斤剩35公斤,同住家人卻未察,幸好小女兒透過電話發現異狀,即時陪同就醫。
過去被診斷患有憂鬱症的陳女士,雖有長期服藥診治,但長年操勞家務;近期家人們正在歷經一連串難關,她不只經常半夜失眠哭泣,甚至寢食不安,體重下降,同時她更擔心自己不夠健康,無法照顧家人,開始愧疚自責,陷入惡性循環。
陳女士的不安被電話另一端的小女兒接住,陪著媽媽到醫院檢查身體,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陳家駒透過檢查發現,陳女士雖然沒有明顯身體急慢性疾病、也沒有退化病徵及症狀,但是精神狀態非常不好,有憂慮、焦慮及憂煩,退休後體重持續每況愈下,從50公斤一路掉落到35公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家駒認為,陳女士已有續發性厭食症合併體能健康惡化崩壞危機。心病得從生活抽絲剝繭,找出癥結點,原來陳女士年輕時就工作、家庭兩頭燒,還時常忍受家人暴躁脾氣,退休後來自家庭的壓力不減,卻無處抱怨發洩,長期能量、體力耗竭到變成「負債」,但同住家人卻沒注意。
陳家駒提醒,「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青壯年族群忙於生活,需要花很多心力照顧幼小,難免不經意忽略父母,當發現長輩有異時,往往已造成身心健康損害。即使正常飲食,長期焦慮、憂鬱導致睡眠狀況不佳,體重仍會下降,肌少症等風險也隨之增加,長期恐演變成厭食。
因憂鬱暴瘦、還不到須住院治療的個案,回家接受藥物及心理治療最好有家人陪同,陳家駒建議,可以從重建營養衛生做起,均衡飲食、定時用餐,養成運動習慣、提升體能;再者,日常家務分擔,應共商、共建、共享,建立家人支持系統習慣。
責任編輯:林易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央社
希望透過更好的報導與文章品質,讓台灣社會向上提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
廣告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