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止痛藥型 VS. 強心針型主管,哪一種帶不動團隊?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止痛藥型 VS. 強心針型主管,哪一種帶不動團隊?

止痛藥型 VS. 強心針型主管,哪一種帶不動團隊?
下屬遇到問題,最好不要太快就給他解方,早晚下來很難讓下屬獨立成長。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Livia Yang
摘要
  1. 管理者遇到下屬求救,就迅速給予解決方案,雖然能保護他們不犯錯,但長久下來也扼殺了團隊成長的機會。
  2. 適度放手,讓下屬承擔責任和面對挑戰,不僅能減輕自身負擔,還能培養下屬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獨立性,提升團隊競爭力。

身為管理者的你,有沒有遇過這種困惑?你積極負責,對下屬親切友善。然而,那些看上去很悠閒、不管事的主管,卻比你更深得下屬擁護?你的心裡一定是充滿委屈的,為什麼會這樣?

很可能是因爲你把自己當成了下屬的「止痛藥」,而不是「強心劑」。

止痛藥就是當下屬出現一個問題,你幫他解決一個問題。聽上去合情合理,但我們要知道,對下屬而言,比起你幫他解決問題,他更需要的是「你給他解決問題的勇氣」,也就是強心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止痛藥主管:短期有效

分享一個案例:在一家跨國企業中,有2位領導者,分別是小張和小王。小張是一位積極負責的領導者,他對下屬的問題總是迅速給予解決方案,並且樂於伸出援手,讓下屬感受到被保護的安全感;小王則是一位表面上顯得較為閒散的領導者,他會鼓勵下屬自行解決問題,並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信任。

最近公司在推出新產品時遇到了困難,小張為了保護下屬,避免他們犯錯,他立即給出了解決方案,並指導下屬進行實施。

小張篤定的和下屬說:「這次你聽我的,這麼做,以我的經驗沒問題的。」

好處是問題完美被解決了,但副作用是:以後下屬工作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做才不會錯」,並且十分依賴小張,讓小張的工作量也隨之越來越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行為就像是一種止痛藥,可以暫時緩解問題,讓下屬感到安心。然而,這樣的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解決當前問題,卻可能會削弱下屬的成長和自信心,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獨立面對挑戰和解決問題,同時,管理者更加勞心勞力。

強心針主管:長期更好

相對的,小王採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

小王鼓勵下屬們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問題,最終他們提出了一個創新的市場推廣方案,獲得了成功。

當下屬面臨困難時,小王會給予他支持和鼓勵,但同時建議他自己去尋找解決方案。

小王真誠的說:「這次我聽你的,以你的能力和責任心,我相信你的選擇,做得好我請你吃飯,沒做好我協助你一起改善。」

這讓下屬滿腦子都在想:怎麼做才能更好?

這種做法就像是一種強心劑,能夠激發下屬的自信心和創造力,讓他們更積極、主動的應對挑戰。

儘管小張「止痛藥」的管理方式能夠在短期內解決問題,但小王「強心劑」的管理方式,更能夠激發團隊的創造力和自信心,讓團隊更有競爭力和凝聚力。

主管的責任不只有管理,還有培育下屬

在現代職場中,領導者的角色與功能不僅僅是管理和指導,更要擔任啟發者和培育者的角色。

真正培養下屬的方式,不是告訴他不要去碰那個燙手山芋,而是給他一副手套,讓他有勇氣去摸索如何處理。

如果他真的做錯了,止痛藥的做法是什麼?追求快速康復,你會好心的跟他說:「行了,沒關係,你別弄了,我來弄吧。」

強心劑的做法是,肯定他做事的動機,修正他做事的方式,並引導他思考,告訴他:「你肯定不是故意犯錯的,那麼下次換另一種方式會不會更好?」強心劑的做法既能幫管理者省力,又能給下屬動力。其實,管理者適當的不作爲,恰恰是下屬成長的機會。

總之,有效的領導力是實現團隊目標和提升團隊競爭力的關鍵。透過適當的管理策略和行為方式,領導者可以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促進團隊的發展和進步。

分享到這裡,思考一下,你想成為下屬的止痛藥,還是強心劑呢?

*本文獲「Livia Yang」授權轉載,原文:【菜鳥主管成長日記】為什麼你比其他管理者更用心,卻還是帶不好團隊?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管理 帶人 職場 主管 員工 領導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
菜鳥主管成長日記
楊忻言
展開箭頭

楊忻言 Livia
「每一個領導者,都曾是新手。勇於突破自我,成就卓越管理。」

從實戰中成長起來的領導力導師, 患了不突破自己就焦慮的病。

26歲獨自前往中國,硬著頭皮接下主管職的挑戰;
28歲空降上市公司,晉升為事業部副總經理,每天忙得焦頭爛額;
30歲放棄高薪創業,致力為女性創業者服務,開啟不被定義的斜槓生活。

  • 0到1成功孵化多個產品,業績破新台幣1.3億。
  • 服務超過50個國際和中國本土品牌。 
  • 兩岸產業數字化顧問、品牌行銷顧問。

熱愛分享領導經驗和職場智慧,幫助新手主管快速成長,提升領導力,並實現職場上的卓越成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