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把每個項目工時加總,當作專案達標所需時間...這樣做哪裡有錯?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把每個項目工時加總,當作專案達標所需時間...這樣做哪裡有錯?

把每個項目工時加總,當作專案達標所需時間...這樣做哪裡有錯?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江守智
江守智專欄 2024/05/27
摘要
  1. 許多公司的產能不佳,問題出在管理層用個別員工的生產效率,來推估整體
  2.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的作法,是將最高效員工的生產時間設為標準,以此作為整體員工的目標,來達成生產最高效化。

在台中某自行車零組件廠,公司內部的MES(製造執行系統)顯示有3條組裝線的效率不佳,始終都維持在60%附近。總經理請幫我幫忙,找出問題出在哪?

看著他們提供的組裝線作業影片,似乎沒有什麼大問題,於是我打算從根本問起:「產能目標是怎麼設定的?」

「就是把每個作業項目的最佳成績(即最短時間)加總起來,就是產線上這個人的產能目標,」聽到這個回答,我就瞭解公司的問題所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說,假設組裝一個產品需要5個動作,大多數的工廠做法是,將每一個動作分開來,再將每個動作的最佳成績加總起來,變成這個產品的「標準工時」。

這樣聽起來蠻合理的,對吧?

其實錯很大!舉一個簡單例子就懂了:你吃一顆蘋果3分鐘,吃5顆蘋果難道真的需要15分鐘,而不是在15分鐘以內?

但很可惜,許多企業的目標設定及管理方式,都是用單一的工序來推估整體的工序,導致無法精確預估作業時間,因此效率不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日本汽車大廠豐田對於工時調查的方式,有別於一般企業,因此能夠在數十年的同業競爭裡穩定前行。我們來看看豐田怎麼做?

貼近現場,能做得到才有意義

豐田是以「人員組裝一個產品的最佳成績」為基準,再去拆解各個作業項目的所需要的工時為多少。

這樣的好處是更能夠貼近真實營運情況,而不會發生用因為局部來看整體,導致誤判生產效率的情況。

追求卓越,用高標當目標

我看過很多工廠,喜歡用平均數來當作標準,比如在某個生產流程,第一次的作業時間為20秒,第二次為30秒,所以用平均25秒作為標準。

這樣不是不行,但如果你經營企業目的,是為了追求卓越,你就得用20秒作為你的目標。

如同職業運動選手,比賽目的是追求最佳成績,企業競爭視同競賽,不領先別人,就等著被擊敗。

重視差異,個人落差就是改善點

很多人會誤以為,在生產線上,每個員工的能力都相同。其實不然,真的有人輕鬆做,就能20秒完成,但有些人拼命做,就是得30秒完成。

所以,工廠的改善活動,非常重視個體間的差異,我們要幫助需要30秒才能完工的員工,盡可能的貼近20秒,從從人員的作業順序、手法、工具、物料位置、熟練度等,都是可以改善之處。

重點是,不是讓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怎麼讓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

電話會議後的隔天,公司重新驗證並修正MES的產線效率計算方式,現階段落在88%左右,雖然還有改善空間,但至少已經知道方向。

改善是條沒有止境的路,決勝點在於,你要不斷的檢視流程,並問自己:「還有改善空間嗎?」甚至,甚至翻箱倒櫃,把每一個瑣細的環節,都挖出來檢視,這才是持續提高生產效率、邁向卓越的關鍵。

責任編輯:林易萱

精實生產 豐田式管理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專欄
江守智
展開箭頭

企業顧問,結合日本豐田集團研修及跨產業實務經驗的管理學識背景,以精實管理協助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過去十年內輔導過聯華食品、宏亞食品、宜特科技、聯合骨科、毛寶、永進機械、瓜瓜園等多家上市櫃企業及產業龍頭。曾獲選「百大MVP經理人」,著有《豐田精實管理的翻轉獲利秘密》、《豐田精實管理現場執行筆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