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亂發脾氣是弱者行為⋯你的管理是否成熟,看這2件事做到沒
1.主管想提升管理的成熟度,就要從停止抱怨、不再輕易發脾氣開始。這些負面言詞只會顯現你無能為力,對團隊進步不僅沒加分、更是扣分。
2.事出必有因,無論工作出現哪種情況的錯誤,都代表執行過程中有待改進的地方。主管不能只聽取下屬的積極回報就放過,更要主動從數據面抽絲剝繭,找出根本原因。
3.身為主管,給予不同成員、專案或單位的個人化支援很重要。就算沒辦法直接給予解方,也要讓下屬感受到「主管挺你」、「有困難我們可以一起解決」的態度。
主管在管理上的成熟度,就是減少自己易煩躁、易脾氣的情況,花心力去尋找阻礙團隊運作的原因,創造改變契機,給予團隊需要的支持與協助。
發脾氣、感到煩躁於事無補,更是弱者的行為
「為什麼講過了還聽不懂?」
「上次就是這個問題,為什麼這次又發生?不會記取教訓嗎?」
「數字沒有反映出成果啊!做白工嗎?」
「表現越來越差,都不會想辦法嗎?」
想提升管理的成熟度,應從停止以上抱怨、不再輕易發脾氣開始。因為這些負面言詞只會顯現主管無力改變團隊的現狀,而團隊成員只會接收到「我們很差、老闆對我不滿意」的訊號。對團隊進步不僅沒加分、更是扣分。沒有建設性的對話與批評是種表達上的壞習慣,也不是一個主管能做出貢獻的好行為。
從數據中找出問題核心,才是主管最重要的當務之急
事出必有因,無論是一犯再犯的錯誤、無法改進的成效、提點過卻仍無法執行到位的問題,這些結果都顯示團隊在過程中有卡住的地方。就算團隊成員已回饋意見,主管都必須重新檢視哪裡有問題、該如何協助,避免狀況一直發生。
我曾經遇過這種情況:產品設計有問題,但業務同事怕得罪人不敢說。因此跟我回報「已經努力追數字」、「已經有反映給產品部門」,但每週目標仍是落後。追根究底,就是沒有解決產品根本性的問題,業務回報時也沒有把問題嚴重性說出來。導致日復一日業績拉不起來,浪費公司資源與市場商機。
當主管判斷事情沒有改善,第一時間就應該把問題抽絲剝繭,而不是被同仁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所說服。因為同仁有可能認為份內的工作應該由自己搞定,不想麻煩主管,或可能擔心主管覺得自己無法獨當一面。但公司營運的複雜度往往不是單一同仁能夠解決的,主管必須學會用數據觀察、訪談,取代單方面聽取下屬回報。
給予團隊切合需求的支持與協助也很重要
公司發展很需要依據不同單位給予個人化協助,無論是新手主管、行銷部門、業務團隊、產品部門等,每個單位、每一個專案任務需要的協助都不一樣,身為主管的補位與支援很重要。就算沒辦法直接給予解方,與同仁一同協作、一起出席會議、一同拜訪供應商,也都是主管能做到的事情。有一種「主管挺你」、「有困難我們可以一起解決」的態度,團隊遇到再難的事情,都將更有信心去完成。
各位主管們,下次遇到事情不如預期的時候,別再發脾氣了!省下心力,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黃昭瑛Yuki Huang,永遠帶著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旅遊愛好者,也是擁抱創新、積極正向並樂於分享經驗的最佳團隊導師。以網路產業與實體零售業雙重思維,率領年輕人才在各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以創新策略突圍。在數位行銷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切磋交流。曾任職KKday擔任營銷長、Yahoo奇摩、威富集團。
作者: 黃昭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