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張忠謀:一個公司要改掉「不願意檢討別人」的文化,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張忠謀:一個公司要改掉「不願意檢討別人」的文化,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

張忠謀:一個公司要改掉「不願意檢討別人」的文化,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
《器識:張忠謀打造「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經營之道 【增訂版】》/商業周刊出版
撰文者:商業周刊
商周讀書會 2023.08.23
摘要

1. 張忠謀認為,考績制度不僅僅只是為了激勵,重點在於「培育塑造」員工。因此,主管應勇於告知員工弱點,「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

2. 張忠謀表示,培育的主要工具第一是主管與下屬的切磋;第二是下屬的自我學習;第三才是那些課程訓練。

3. 張忠謀強調,最好的生涯規劃就是在每個崗位上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且對公司產生貢獻,盡力去做。

主管要能告知屬下弱點、塑造員工

張忠謀首先指出,中西文化中都強調賞罰必須相稱,中文常說賞罰分明,西洋歌舞劇《The Mikado》(天皇)中有一段歌詞「Let the punishment fit the crime」(讓犯罪的人受到懲罰),可說是英美文化中對賞罰相稱理念的縮影。

不過目前在企業界,實際上賞多於罰的比率非常大,受到懲罰的人很少,但是受賞的人卻多如過江之鯽。考績制度是為了達到激勵與塑造所產生的制度,不過卻很少有成功的例子。不成功的原因是常將重點放在考績上,而忽略了「塑造」。最近台積電內部也開始考評年度考績,在今天公司內的一個會議上,張忠謀聽到十幾位員工對於考績制度的意見錄音,「很多人都說主管打考績不公平或很主觀,但卻沒想到考績有『塑造我』的功能。」他強調,考績制度的重點在於「培育塑造」,而不是僅看過往的表現

張忠謀觀察到,在進行考績作業時,很少主管願意將下屬的弱點坦白告之。他說,其實如何告訴下屬他的弱點,對於主管來說也是一種訓練,特別是被選為繼承人選的屬下,更要仔細觀察他的弱點,主管必須有誠意且提供有建設性的建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忠謀認為,每個人的工作表現都是可以改進的,要有勇氣點出他的弱點,不要以「我們文化不興如此」作藉口。「一個公司要改掉『不願意檢討別人』的文化,能夠檢討別人的公司才會進步。」當然下屬對主管的檢討也容易起反感而難以接受。很多主管怕下屬產生反感,檢討考績時就以「你很好」、「我很好」帶過,這樣的公司不會進步。「若你告知屬下弱點,且其中一○%或二○%能夠改進,就很值得了。」

張忠謀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指出,他在美國做事三十多年,每個公司都有考績制度,他自己可以說是這個制度的受益者。在這三十多年中,他深深體驗過擔任下屬的感覺,也深知他們為何不能接受上司的意見。張忠謀說,他在美國總共經歷過十位主管,其中只有兩、三位不會坦白告訴他缺點,其他七、八位都很願意與他談他的弱點。當然他也有自尊心,有時主管剛告訴他時他也會起反感,但是一、兩天後仔細想想,有道理會願意接受,這才是關鍵。「三人行必有我師」,他對有些主管並不一定佩服,但他們對自己的批評,仍然很有意義。

教父語錄:

考績制度有一個很好的副產品就是,在確認表現最好的前10%與最壞的5%員工的過程中,可同時達到激勵效果與溝通效果。

「考績制度有一個很好的副產品就是,在確認表現最好的前一○%與最壞的五%員工的過程中,可同時達到激勵效果與溝通效果。」張忠謀認為,對於考績落至最後五%的員工,要與他們合理的說明,最後的五%不能永遠在最後五%,如果每年一樣表示老闆有問題。在溝通效果上,考績的結果應該讓同級或是更高主管知道,這樣就可擬具一些調動人力的資料庫,例如資遣名單或是升遷名單。資遣名單是隨時準備、備而不用的。其中升遷名單對於最好的一○%應該再進一步進行排名(rank order),使升遷名單更為清楚。

現在公司多半會舉辦很多訓練,包括外訓、公司內上課,或是派到國外大學接受短期或長期的課程,這種課程有沒有用?張忠謀認為,用處有限。「這些不是培育的主要工具,培育的主要工具第一是主管與下屬的切磋;第二是下屬的自我學習;第三才是這些課程訓練。」他說。

最好的生涯規畫是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接著談到人力資源專家提倡的「生涯規畫」。一般所謂生涯規畫,大致是年輕人計畫「先做三年工程師,再去念MBA,畢業後轉往業務部門,過幾年希望能到國外工作一陣子,最希望能擔任公司副總。」但張忠謀很不贊同這種「生涯規畫」理論。他認為,面試年輕人的主管最多是經理,四十歲左右的經理聽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說四十多歲時要做副總,這對經理來說不是很違背人情嗎?更何況世事難測,這種計畫要實現是很不可能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預先規畫未來要做的職業,對目前工作的投入也打了折扣,不免徒然提高期待造成失望。「我認為最好的生涯規畫,就是在每個崗位上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且對公司產生貢獻,盡力去做。

張忠謀提到二、三十年前,很多美國名校的畢業生跑來跟他大談生涯規畫,因為對他們來說,四十歲就像一個關頭,同班同學開同學會時,可能會問「你做到副總沒?」有些大公司組織層級多,要做到副總不容易,有些公司較小,做到副總比較容易。如果想從大公司換工作,這種變動也有風險,徒增煩惱。因為人的職業生涯不是一條直線,如果僅就某工作做得很好的經驗去類推自己的未來,這是錯誤的,所以張忠謀說生涯規畫是人力資源主管搞出來的理論。

教父語錄:

最好的生涯規畫,就是在每個崗位上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且對公司產生貢獻,盡力去做。

《器識:張忠謀打造「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經營之道 【增訂版】》☛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書籍簡介

《器識:張忠謀打造「護國神山」台積電的經營之道 【增訂版】》

作者:商業周刊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4/13

作者簡介

商業周刊

創立於1987年,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

張忠謀 績效考核 培育 考績制度 領導人
商周讀書會
商周讀書會
商業周刊出版部
展開箭頭

「商周讀書會」集結《商業周刊》出版的精選書摘。歡迎加入FB粉絲團商周讀書會商周閱讀網,精彩好書不錯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