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PChome網站改版為何那麼慢?他推論:技術債、管理債還不完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業周刊》1926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至頂箭頭

管理 | 數位轉型

PChome網站改版為何那麼慢?他推論:技術債、管理債還不完

PChome網站改版為何那麼慢?他推論:技術債、管理債還不完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於2月21日宣布2022年第四季轉盈為虧。 (來源:商業周刊資料照)
撰文者:游舒帆(Gipi)
聊聊商業思維 2023.03.01
摘要

1.作者觀察PChome將近2年,認為以一間急迫轉型的公司而言,現在的步調還是有點慢。推測投入在網站改版的開發資源連20%都不到。

2.開發資源不集中的問題,在於公司的事業單位BU化。如同小型公司,擁有自己的業務、產品、行銷、技術部門。

3.組織調整的不只有人跟流程,可能還包含資訊系統,但資訊系統不像人類一樣具備高彈性。管理資訊技術的學問,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

最近PChome的消息不少,又是收掉某產品線,又是合併業務,最後還有睽違4季後獲利轉正的消息。我觀察了將近2年,覺得以一間急迫轉型的公司而言,現在的步調還是有點慢。

先不評論其他的部分,我想大家很好奇的,應該是PChome主站系統為什麼改版如此緩慢?熟悉技術的人,不會認為解決技術債,需要花那麼多時間。重點是改版的速度真的讓人看不見。但公司內不是沒有技術高手,也不缺有經驗的人,研發部門也有上百人,到底哪裡出問題?

這肯定跟資源投入有關,如果投入100名工程師的人力在主站,我相信2年的時間,問題早就解決得差不多。但我推測,或許真正投入在主站的開發資源,可能連20%都不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剩下的80%跑去哪了?

合理推測,應該是散在各產品線、內部需求,以及合作的專案項目上。為什麼我會這樣推測?因為PChome是家資訊產業公司,步入BU化後經常會出現這種狀況。

BU化會打散一家公司的開發資源

BU化是指一個事業單位就像一家小公司,擁有自己的業務、產品、行銷、技術部門,統一匯報給BU head。 

傳統企業步入BU化時,一般不會要求各BU配置工程或技術部門,因為在業務拓展過程,軟體服務不是關鍵。但像PChome這類一開始就仰賴資訊技術的公司,BU沒有自己的開發團隊,就像斷了一隻手,很多事做起來很費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公司規模成長,產品越來越多,產品線擴張使得一開始只需要1~2位工程師,逐漸變成10~20位工程師。大家各自發展自己的技術,也有列出需求清單的優先順序。使用的程式語言可能不同,軟體工程管理也可能不同,甚至因此開發許多重複,但難以共用兼容的系統。

想像一下,公司技術部門的總數多達1、2百人,但公司的產品、系統或專案也有幾十個,人力分配下去,其實資源很難聚焦。就算真的有一批人試圖整合,也會遇到跨部溝通跟協作的問題。因此,要還的不是只有技術債,還有很多從過往堆疊而來的管理債務。

有人認為,將技術資源統一管理不就好了?

其實公司發展多年下來,內部有一些山頭是不容易撼動的。你想從別人手上拿資源,對方會告訴你,他今年的KPI很難做到。在軟硬兼施的情況下,你可能只敢拿回一部份。如果老闆又是個很顧情份的人,當老臣這樣反應時,他很可能會選擇退讓。當然,這些都是我的推測,不見得是事實。

把開發資源集中,需要說服握有資源的主管

我在2015年也遇過類似的問題。當時的公司有一百多位工程師,但真正投入在產品的人力不到10人,其他人都散落在內部需求與新案子。導致產品的優化速度很慢,開發流程與制度,缺乏跨部門的共同標準。光是版控工具就有6套,管理問題與成本更是嚇人,連上版流程都沒有SOP。如果需要跨部門協作,光是調動人力就要耗費心力。

我們當時的解決方法是,先從工程面下手,把版控這件事做好,解決大家都在意的問題。當所有部門都嚐到甜頭後,接著才策動一個更大的組織調整。為了這次組織調整,我們準備說帖也花了很多時間,逐一跟當時握有戰力的公司大佬們洽談。最終,我們收回了約5、6成的研發資源。

中間有許多談判的細節,但基本邏輯不外乎向他們承諾一些我們能力所及的事,至少讓他們的短期需求不受到衝擊,長期而言對他們更是一件好事。描繪出組織調整後的未來,讓他們能看見。

資源集中後,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那時為了砍掉專案,還特別成立跨部門專案協調會議,將專案排出優先順序,變相的將很多不緊急的專案,以滯後處理的形式直接砍掉。

我想集中資源、收斂業務、砍掉專案或許是現在PChome進行的方向。以上是我對PChome的不負責任猜測。

不過前文提到的BU化問題,是依賴資訊技術發展的企業都有可能會遇到的。組織調整的不只有人跟流程,可能還包含資訊系統。但資訊系統不像人類一樣具備高彈性,更不能像處理不聽話的員工,換一批解決就可以。管理資訊技術的學問,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重要。

*本文獲「游舒帆」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偉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

組織改革 數位轉型 BU化 網家 pchome
聊聊商業思維
聊聊商業思維
聊聊商業思維
展開箭頭

致力用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語言的方式分享,更加入實際的商業案例探討,從產品、管理、人資等多方面進行商業、時事話題分析,帶你建立最實戰、最多元的商業思維。

游舒帆 Gipi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技術起家,後深入管理、產品、運營等相關領域,擅長從商業本質解構問題。曾帶領300人團隊面對全球市場,現為多家互聯網、傳產、電商與教育平台長期合作顧問。現為箴亞管顧負責人,TGONetworks (高端技術領導者社群) 台北分會創會成員,《哈佛商業評論》、《經理人》、《專案經理》等數位雜誌媒體專欄作家,Gipi的粉絲團

著作:
《商業思維 BUSINESS THINKING》
《其實,你正在做商業開發:幾個解決商業挑戰的行動方案》

蔡伊芳 Evonne

商業思維學院產品經理。專業是財金、科技、行銷,現為商業思維學院產品課程主理人;有十餘年產品行銷與管理經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