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拿到別人搶不到的資源、現成人脈超豐沛⋯黃昭瑛:50歲人才能為公司帶來4大好處

1.一個組織若能好好融合Z世代人才和50+資深工作者,讓他們彼此助攻、彼此啟發,對公司來說,好處多多。
2.人脈、經驗對各行業來說都是加分利器,如果只靠年輕工作者努力,沒有資深員工貢獻的人脈網和知識,從0做到1要耗更多力氣。
3.公司在高度成長時,願意一肩扛起重擔、能夠穩定軍心的,往往是資深經理人。他們可以與高壓共存,且不至於影響身心。
疫情期間,旅遊產業的變動,讓我們有機會招募到不同領域的資深人才。
過去,這些資深工作者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可能根本沒有變動的想法。但疫情帶來改變,也讓這些資深工作者體會到——改變雖然有風險,但是不變或許是最大的風險。
我們做的是線上生意,但因「小微組織」切入各種題目,有機會在各領域與實體生意結合、協作,並且曝光各公司的品牌,同時成就許多新的夥伴關係、進而認識許多產業的業界好手,這都是拜疫情所賜的好機會。
這些產業的資深經理人,願意加入我們的微型組織,拓展不同國旅題目的生意、推動數位轉型的新服務——當中不乏「50+」的資深經理人,甚至在業界已經是總經理、副總級別的人才。
跨世代人才,助攻!
我實際的感受到,Z世代人才的彈性、靈活與速度,搭配職場經歷20年以上的資深工作者,「三代同堂」的團隊,為企業賺進了什麼好處。
我發現,50+資深經理人能為Z世代賦能之處,太多了!給予人脈連結、挹注資源、親自示範在高壓或是高挫折困境中,還能身心平衡的專業工作態度⋯⋯。這些歲月積累的智慧,都可以幫助Z世代員工,在組織快速成長時更健壯、加速成熟。
我們太常跟大家分享,我們的年輕同事如何被公司重視、被授權,以及他們如何在疫情下扛起小老闆責任,做出各種新題目、新生意。
但同時,也希望大家不要遺忘50+的資深工作者,他們能夠幫忙一把的地方很多!如果你也跟我們一樣,有機會融合各世代的工作者、創造跨世代的人才梯隊,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讓他們彼此助攻、彼此啟發。
50+資深人才具備的優勢
1.產業人脈連結
很多人以為,新事業部還小,資深員工派不上用場。其實,很多產業人脈非常重要,沒有資深員工的引薦,從0到1要耗更多力氣。
例如,我們航空機票與團體旅遊的項目,一開始就是由超過20、30年經驗的資深同事,引薦各航空公司的人脈,再由年輕同事發揮創意與數位行銷能力,設計疫情期間話題商品等。
若沒有資深工作者先貢獻自己數十年累積的人脈,即便年輕同事有創意、有能力,也要耗許多時間才可能有機會向航空公司提案。
當我們要跟傳統產業合作,或是做跨國生意,關係與人脈就更重要了!因為公司能給的資源,在這些行之有年的產業中很有限,許多產業的大公司長期在這個領域合作,要能夠進入產業鏈,有個開始都很難。
2.產業知識與經驗
任何產業要深耕,都需要更有經驗、深度的洞察,才能輕巧的設計出商品。
以我們公司來說,做國內旅遊的行程設計,與離島旅遊的當地供應商合作,負責的主管,旅遊業資歷已經超過20年,團隊裡也有許多資深旅遊業同仁,他們的產業知識與經驗很豐富紮實,能夠快速判斷在各季度、各大型活動,有什麼的行程設計,或是該取得的關鍵資源是什麼?
如此一來,不需要太多試錯與摸索,年輕的數位行銷人才可以針對這些即將要大賣且有取得關鍵資源的商品,提早曝光並且搶佔數位流量。
我記得澎湖花火節期間,我們的年輕同事,就是提早拿到演唱會時間表與明星檔期,搶先發佈後導入大量流量,順勢拉抬全數澎湖花火節商品!
3.高抗壓力、高EQ溝通技巧
邊境開放後,年輕同事看到好幾倍的數字目標,無一不哀嚎。但扛最高業績目標的主管,是業界很資深的業務總經理出身,也是很優秀的50+人才,他大概只調適一晚就接受挑戰,開始密集討論該怎麼達標。
在高度成長期的抗壓能力上,願意一肩扛起重擔的,往往是資深經理人。他們過去經歷過許多高挑戰的戰鬥任務,可以與高壓共存,且不至於慌亂或是影響身心健康與個人生活。
當目標數倍成長、而現況還沒有出現業務增長趨勢時,更需要這樣的資深工作者來穩定軍心。其他人看著這位一肩扛的主管都那麼淡定信心滿滿了,自然也會同步跟上,這就是組織中資深主管最棒的貢獻了。
而跨部門溝通的高EQ技巧,溝通協作需要實戰經驗,越多元的工作越需要溝通能力。以這位扛業績的資深主管來說,他過往經驗除了要跨國溝通、跟總部溝通以外,還要管理現場。現場的工作者年齡層遍佈很廣、考驗他的是許多需要快速處理應變,耐心與人溝通的場景,這些經驗走來都不可能白費。
現在邊境一開放,需要與各國行銷業務溝通、旅客反應問題需要改善等,他也可以耐心的做跨語言、跨文化溝通,跟後勤單位協作也難不倒他,這種任務真的不容易。對年輕工作者當然是練習的好機會,但組織內有資深工作者在,大家一定都輕鬆許多。
4.處境較艱難的新產品/新事業拓展
資深工作者擁有相對成熟的心智,與不容易放棄的精神。
相較成熟有成績的生意,企業內部一定也需要投資未來。像這樣資源有限、處境艱難的新產品與新事業部,因為前方的路很難,可能許久都做不出好成績,也是常見。
若有資深工作者可以堅持住,往前推進熬得住,對企業來是說很棒的事。對年輕同事來說,有許多「努力就有成果」的題目可以做、可以有表現。但很多新領域可能需要深耕比較長的時間,或是產品開發也沒有那麼快,那麼不妨考慮資深工作者,他們在過程中的堅定,是對年輕人很好的示範。
50+的專業工作者,就像一座寶山,如果你會挖,最得利的將是你、你的同事和你的企業。
責任編輯:林易萱
黃昭瑛Yuki Huang,永遠帶著赤子之心探索世界的旅遊愛好者,也是擁抱創新、積極正向並樂於分享經驗的最佳團隊導師。以網路產業與實體零售業雙重思維,率領年輕人才在各國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以創新策略突圍。在數位行銷的路上,和大家一起切磋交流。曾任職KKday擔任營銷長、Yahoo奇摩、威富集團。
作者: 黃昭瑛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