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 領導馭人
給管理者的11條金句:學著激勵好的人,對不起不好的人
1.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從管理自己開始的,當你做了正確的事,你才能影響到他人。
2.個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團隊成功了才真的成功。厲害的管理者會願意成就他人,而不是和員工比厲害。
3.做管理的第一件事,要知道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優點,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激勵人善的那一面。
1.以身作則勝千言
我有一個觀點:這個時代最高的領導力就是以身作則和視人為人。
很多管理者總是要求下屬,自己卻做不到。如果自己做不到,不能夠以身作則,自然不會有人信服,也不能聚人心,更不可能塑造出高戰鬥力的團隊。所以真正的管理工作都是從「管理自己」開始的,當你做了正確的事,你才能影響到他人。
2.靠團隊得結果,靠結果培養人
管理者一定要知道,管理者的首要責任,就是透過別人獲得好結果,透過結果培養人。
個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你的團隊成功了才是真的成功。所以,要做一名優秀的高管,你心中必須要有大愛,要願意培養員工、要樂於分享你的成功經驗,主動為團隊的發展提供機會、指導和幫助。
願意成就他人,當看到別人變得優秀,會從內心感到高興,而不是和員工比誰更厲害。
3.選人比培養重要
選拔重要?還是培養重要?選拔比培養重要100倍。如果選的人不對,培養是沒有用的,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曾經我覺得什麼樣的人我都能培養出來,沒有培養不出來的員工,只有不會培養人的老闆。但等我創業後,才發現有一些員工很難帶,銅牆鐵壁什麼都不管用,激勵、考核、培養都沒有。本質上就是沒有選到對的人,才培養不起來。
只有選對人,做起事才會順,磨合的時間也會縮短。
4.大膽使用是最好的培養
有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好像還不夠成熟,能力不是最強,不能用他。
但很多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根本不可能等到這個人完全成熟後才用,所以很多人才都是在使用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要開著飛機換引擎。
要大膽使用那些高潛力的人才,否則他永遠沒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但前提是要做風險管理,你決定用這個人,要有把握他不會把事情搞砸。
5.苛求過程,釋懷結果
結果很重要,但過程也非常重要。馬雲以前說過「沒有過程的結果是垃圾,沒有結果的過程是放屁」,雖然話有些粗糙,但卻提煉出管理的精髓。
沒有過程的結果一定不行,因為沒有路徑可以複製。這次成功了,不能代表下次也能成功;沒有結果的過程一定是不好的,只要去剝洋蔥、一層層檢視,一定會發現這個人的過程是在做無用功。
一個有經驗的管理者追的永遠是過程,一個沒有經驗的管理者,總是在不斷追求結果。當你苛求過程,高機率會得到不錯的結果。要是你注重過程有到位,結果沒來,你也要釋懷。很多時候事情在我們的控制能力之外,這時候要學會接納。
6.流動的人心,不變的人性
做管理的第一件事要知道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優點。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激勵人善的那一面,所有的制度都要抑制人惡的那一面,這叫不變的人性。
人心會變,當你發現所有人的心變了,不要失望,一個好的管理者要把得失心忘了。我培養任何一個人,內心深處是沒有期望的,我不期望他回饋我,我付出就可以了,抱著這樣的心態會舒適許多。
如果我培養一個人,內心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回饋我,萬一對方沒有回報你,會很失望,深深的拷問人性。
一個人由簡單到複雜很容易,但從複雜到純粹很難。去觀察那些在大企業內能做到高階主管的人,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個特質:他們很至真至純,非常純潔,純潔不是傻,而是他們心如明鏡,但光彩照人。心裡一切都明白、洞察了人性,但還是在散發正能量。
7.大善乃大惡,大惡乃大善
管理者每天都在做決策,決策的時候你就應該有決策的優先級,什麼是對和錯的標準,你排第一的是什麼。
像是你裁掉員工會很痛苦,因為你開除他、他失去了一份工作,但他有家人要養。你開除這個人,在當下是一件壞事;但開除這個人,對你的公司、你的團隊都有好處,對他的未來也有好處。
所以,你還是要開除他,這叫大惡乃大善。對個人惡的東西,也許對組織是善的,因為每個管理者決策的第一順位是對公司有好處,然後才考慮到個人。
8.心要仁慈刀要快
「心要仁慈刀要快」。管理者到一定境界之後,內心會越來越像一個菩薩,沒有什麼糾結、一心向善、至真至純。
你的心很仁慈,但是你的刀要快。我見過很多主管開除員工的過程太讓人痛苦了,總是模棱兩可,想開除他,但心裡不忍又表揚他。殺了好多次,都沒有殺死。
等這個人出去之後,他甚至搞不清楚自己是被讚賞了,還是被批評了。3、4次後,你還是發現他不行,必須裁掉他。他不理解,老闆你不是稱讚我過好幾次嗎?
想清楚了要動手就要快,刀越快對員工越負責任。
9.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在用人的時候,我們常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樣的段位太低了,應該「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疑人就是有瑕疵的人。所有的人都有瑕疵,尤其是能幹的人,在個性上有瑕疵也要用。但在這之前,你要考慮用這個人會不會翻船,這就是老闆的管理藝術了。如果用了這個人,連船都翻了,那麼這個人你不要用。
什麼叫「用人要疑」呢?無論是空降兵,還是剛晉升到新崗位的老人,目前做的事以前他沒做過,不要懷疑他;而是要一直陪伴,保證他不摔死。
一個新人到公司,或者老的管理者晉升到新崗位,他的工作能力沒人清楚、周邊同事他不熟,江湖上的水深水淺他不清楚、業務發展的歷史和內容他都不知道。
這時候作為他的老闆,半年之內不可以放手。你要給他發揮空間,但是你要給他正確的方向指引,這是用人時必須要知道的。
10.管理者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
每一個人做到管理者的位置,都有委屈。因為你上面有老闆,下面有員工。
有時候老闆會質疑你,覺得你工作不夠出色;你的下屬也不在你的位置上,他們很難理解你做的決定。但這是修煉自己的機會,當你受的委屈越多,你的能力會越來越強。
有委屈很正常,當你能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委屈,你的級別就會越來越高。你能扛多大的責任、承受多大的委屈,你就可以做多高的位置。
等你真正成長了,委屈就不算委屈了。胸懷是怎麼來的?就是委屈撐大的。
11.激勵好的人,對不起不好的人
做管理,我們可以做到對得起每一個人嗎?在企業經營中,我們一定要明確了解到,我們絕對不可能對得起每一個人。
如果你想對得起每一個人,那只有吃大鍋飯。大鍋飯看似每一個人拿的都一樣,非常公平。但實際上是最大的不公平,因為做得好的人吃虧,而做得差的人占便宜。
所以我們就理解了,作為管理者,我們不要想著對得起每一個人。我們不應該保護弱者,而應該保護強者。要大力獎賞做得好的人,對不起不好的人。因為懲罰和獎勵可以激勵所有的人,帶來整體績效的成長。
要知道,分餅的規則決定餅最終可以做多大,儘管那些分得少的人不滿意,但從效率的角度考量,這就是最合理最公正的安排。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授權轉載,原文:想做好管理者,一定要知道這11句話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這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商周讀者發聲的管道,如果你有意見想法不吐不快,歡迎大聲說出來!(來稿請寄至red_chen@bwn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