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每個部門都達標,公司卻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組織,怎麼解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領導馭人

每個部門都達標,公司卻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組織,怎麼解

每個部門都達標,公司卻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的組織,怎麼解
組織各自為政的窘境,要從績效目標、組織設計層面調整。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郭憲誌
郭憲誌專欄 2021/11/03
摘要

1.人性偏私,是難以避免的本能。我們很難要求各部門員工打破自身立場,換位思考、相互合作。

2.而當各個部門的自我意識都很強,各自擁兵、各自打仗,企業內部的溝通障礙就會越大。

3.要化解組織各自為政的窘境,不能只是口頭鼓勵員工換位思考,而是要從績效目標、組織設計層面調整。

4.本文針對「建立協作觀念」整理3個方法:跨部門任務編組、內部協作競賽、KPI連動加權。

手機畫面一直出現來訊提示,但Merry完全沒有點開的打算。他知道這是Christin發來的LINE,只是要催他趕快派出支援專案的人力。

Merry心裡十分不悅,他自覺已經表達得夠清楚了,這個專案風險太高、成本估算不確實,而且他的團隊目前也抽不出人,如果要他支援,必須先取得老闆的同意。他不可能先派專案成員做Pre-sales支援,以免最後又是無法認列credit的做白工。

另一頭,Christin也在暗暗咒罵:明知道我這個案子已經箭在弦上,必須開始準備標案才來得及投標,Pre-sales團隊卻連一點前期資源都不願意投入,非要所有程序走完才肯動作,分明是在刁難自己。難道Merry不明白嗎?公司要是沒業績,哪來的獲利養他們這些後端團隊?對業務的支援這麼被動,擺明是針對他個人的刻意排擠和抵制!越想越氣,一定要去老闆面前說個清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後,Merry和Christin分頭去找老闆抱怨後,兩人都被叫進老闆辦公室。老闆要他們當面溝通,各自陳述自己的立場和委屈。

眼看兩人之間找不到任何共識,老闆只好裁示:「這個情況確實有點特別,Christin你下一次必須提早提出需求,讓後端有時間調度資源,也要充分做好風險分析與說明,不要讓後端為難。」接著又說:「Merry你這次就體諒一下業務的困難,已經答應客戶和夥伴的案子,即使我們會有點措手不及,也還是趕快調一個人來幫忙吧!」

只見兩人悻悻然地走出辦公室。Merry暗自打算,隨便派個菜鳥應付一下;Christin則想,若這案子沒拿到,也不想在這裡浪費時間了,反正自己跟客戶的關係好,去哪裡都能夠繼續做他的生意。

部門溝通鴻溝:本位主義

每當有不同部門的主管來跟我抱怨對方,我總會先問:「如果你是他,你會怎麼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數時候,我得到的回答總和我的預期雷同。當我們站在對方的位置去看待同一件事時,就會有不同的考量和見解。簡單地說:人有保護自己的本能,會以自身利益為第一優先,也就是所謂「本位主義」。

打破本位主義,最理想方法就是驅動對立雙方換位思考。但這樣的想法,若僅只是「期望」,往往只是一瞬間的理性思考而已,回到位置上,可能就又會恢復到本位主義的迷思中。

要能真正打破本位主義,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個別部門的績效指標相互連結?

許多公司在制定KPI時,都會讓部門各自設定目標,殊不知每個部門的功能雖然不同,要完成公司整體目標,卻需要各部門協力合作才能達到。若部門的KPI都沒有連動關係,如何驅使大家打破自身的立場相互合作?

換位,不應只停留在思考!

雖然大家都懂得「換位思考」,但沒有真正被換到那個位置上,無法真正做到從他人立場思考問題。

所以,實務上要讓組織多數人互相協作,除了將部門關係轉變為共同協作、共同完成指標的「利益共同體」,也要員工跨部門轉調,甚至在管理職缺上優先晉升有跨職能意願的員工,避免單一職能的垂直系統一路升遷到底,打破各個不同職能與部門之間的「榖倉效應」(Silo Effect,指部門之間因過度分工,而缺少溝通)。

很重要的是,要在員工尚未成為帶人主管之前,及早培養跨部門的協作觀念。否則一旦慣性形成,既有的思維與管理方式更難改變。而自我意識強烈的主管越多,會對企業的內部溝通形成越大的障礙。

3方法,化解「各自為政」組織窘境

1.跨部門任務編組

因應專案或是特定工作目標,由不同部門成員組成臨時任務小組(special task),藉著小規模編組,讓跨部門的成員培養協作默契。

管理者也可以依據這個小組的運作,觀察、培養具有領導潛力與特質的同仁。

2.內部協作競賽

鼓勵創新為內部流程優化、開發新產品。

許多公司會辦理競賽活動,例如AI黑客松(AI Hackathon)、創意提案大賽等。在這類活動中,規定參賽隊伍必須由不同部門成員組成,且跨部門的幅度越大,可以獲得較多的加分,有強化部門合作的激勵效果。

3.策略目標KPI連動加權

將各部門的主要工作進行關聯性分析,分類出強弱連結的排序,並將彼此關聯性最高的幾個團隊設定連動性KPI。若KPI確實達成,就能夠以加權計分方式,給出較好的績效及實質績效獎勵。

透過指標設計,驅動不同部門協作,讓團隊成員清楚:不是A部門在支援B部門,而是共同在為自己的指標努力。

總體而言,人性偏私是無法避免的本能,但組織卻可以透過有彈性的運作、更有創意的想法讓大家在本能驅使之下,還能夠心甘情願、自動自發地朝向共同的目標去付出、去拚搏。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

衝突 合作 跨部門 本位主義 KPI 溝通
郭憲誌專欄
郭憲誌專欄
郭憲誌
展開箭頭

郭憲誌,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自由作家

曾任: 遠傳電信(股)副總經理、數聯資安(股)公司總經理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EMBA兼任教授、財政部財稅人員訓練所 兼任講座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第十五屆理事兼資安促進會會長
中華民國資安學會產學合作委員會 主任委員、教育部資訊安全人才培育計畫 諮詢委員
經理人商學院 講師、《經理人》雜誌&「商周網站」專欄作家

更多討論請上作者個人部落格:博思講堂 https://bossthinking101.com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