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製造業在中國為什麼做不下去?鴻海發放股息的這一天,郭董下令集團幹部非看不可的文章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創新策略

製造業在中國為什麼做不下去?鴻海發放股息的這一天,郭董下令集團幹部非看不可的文章

製造業在中國為什麼做不下去?鴻海發放股息的這一天,郭董下令集團幹部非看不可的文章
撰文者:商周編輯部
商周管理學 2018/08/24

鴻海近來受到第2季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三率三降」影響,單季稅後純益僅174.9億元,為五年來新低。在發放現金股利的今天,郭董意味深長地傳了一篇文章給鴻海集團幹部,這篇來自深圳工廠老闆的文章,究竟在談什麼?

這一篇微信上的文章,標題是「製造業大逃亡,傾注了6年心血的工廠,今天宣布破產倒閉了!」是一位從美國回到中國,在深圳沙井創立電子加工製造廠的小老闆的心聲。或許,引起了同樣從深圳發跡的郭董的共鳴。

文章開頭提到,經營了6年的工廠倒閉了,當年這位小老闆回國創業時,大家都勸他投資房地產,他卻堅持做工廠,後悔沒有聽旁人的勸告。「20年前,做老闆是一件艱苦卓絕、勞苦功高的榮耀,如今,做製造業老闆卻成了非常不划算的人生選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談到,身邊有不少這樣的同行,「前幾天一個朋友剛剛結束了奮鬥5年的生意,沒有工資,沒日沒夜,每年還要虧損幾十萬,這就是所謂的老闆!」文中指出,一方面是因為學習力不足,能力提升比不上商業模式更迭的速度,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已經不是從前的擴張狀態,而是趨於穩定,甚至開始收縮。「無論身邊認識的人,還是大企業,負債率都在劇增!」

除了整體負債在迅速增加,會導致對個人生活的巨大影響,像是「退休金開不出,工資也開不出,企業倒閉,工作找不到」,還有另一個讓製造業垮台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發展對發達國家形成了事實上的擠壓效果」。這位小老闆點名美國,「任何一個老大都怕篡權,美國也怕中國快速做了真正的老大」,由於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很強烈,這情況也讓製造業容易吃鱉。

作者更進一步指出,中國各行各業都從產品競爭漸漸過渡到資本競爭階段,也就是大企業用砸錢的方式併購、壓制競爭者,而不是追求如何產製更好的產品。「最最主要的就是人心變了,現在還有幾個人認為勤勞可以致富?都是做投機」「做的大的想辦法套國家的錢,小的使勁壓成本、剝削工人、偷稅漏稅」

讓郭董有感的應該是結尾這一段,作者談到工業品長期通縮是必然的,隨著技術進步,工業品的生產效率越來越高,並且供應趨向集中,產生寡頭壟斷的結果。基於這個原因,「凡是介入標準工業品生產領域和銷售領域人或者企業,很難在這根鏈條上獲取利潤。」「仔細觀察汽車、家電這類領域,就會發現通脹並沒有導致其漲價,反而是不斷的降價,進入利潤比刀片薄的階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微實業(中小型企業)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大部分最終都會被規模企業和寡頭擠掉全部市場份額走向死亡。」這位小老闆總結,從這個趨勢上看,現在才想著做製造業的人,都是未來必然被淘汰的人,成功者不多見。

從這篇文章讓郭董心有戚戚可以看出,台灣第一大科技企業面臨轉型危機,以及中國市場經營的困境,若要逆勢而行,必須找到突破口。

原文(微信下架,故改放其他媒體備份版本):製造業大逃亡,傾注了6年心血的工廠,今天宣布破產倒閉了!

中國工廠倒閉2018 製造業 鴻海 股息 中國 發放 鴻海
商周管理學
商周管理學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精選《商業周刊》之經營管理類深度文章,提供企業領導者必備的管理知識。

 

☛ 訂閱管理趨勢報,掌握第一手消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