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米的好壞,不是用眼睛看...」資工系畢業回家接班,他把沒落的彰化米賣到歐美澳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管理 | 數位轉型

「米的好壞,不是用眼睛看...」資工系畢業回家接班,他把沒落的彰化米賣到歐美澳

「米的好壞,不是用眼睛看...」資工系畢業回家接班,他把沒落的彰化米賣到歐美澳
陳肇浩( 中) 率農戶與台大農藝系等單位合作,從源頭管理,去年自63 隊中奪全國名米非香米組產地總冠軍。
陳肇浩( 中) 率農戶與台大農藝系等單位合作,從源頭管理,去年自63 隊中奪全國名米非香米組產地總冠軍。 (攝影者:賴建宏)
撰文者:商周編輯部
商周管理學 2018.06.15

台灣傳統農產業面臨人口外流、高齡化、生產效率低、農產價格低的困境,該如何扭轉?打造全台最大越光米契作產區的總經理陳肇浩,以資工系的技術和創新力,用自動化設備、數據分析,帶領沒落的產業重新出發...

近80年歷史的碾米廠深處,聚集著數十位平均超過50歲的農友。他們是一起上「經濟學」的同學,台上講師陳肇浩在白板寫下「(產量×價格)–成本=農民收入」公式,一面用台語講解:「用我的方法種好米,不僅成本省三成,還會賺更多錢。」

這裡是位於彰化二林的壽米屋,總經理陳肇浩整合了在地近600戶農友,打造出全台最大越光米契作產區,不僅越光米在台市占率達9成,去年還成為首批台灣米打進巴西市場的糧商。其出口平均售價每公噸2500美元,更是台灣米一般出口價的兩倍以上,目前外銷超過十國,去年營收突破3億元。

他是如何改變小鎮與世界的距離,讓台灣米旅行到美國、荷蘭、紐澳?

廣告

身為老字號碾米廠二代的他,22年前退伍後接下讓家族負債上億元的碾米事業,當時除了家族成員的財務困境,米價低落、農村人口外流、高齡化,契作小農生產效率、品質均低……典型的台灣農業難題,一樣都不少。

大學主修資訊工程的他,先將碾米廠導入自動化設備。從溼穀入倉、烘乾、脫殼到包裝,全部一條龍生產,並將傳統的穀倉改為冷藏室,避免溼氣等影響米的保存。

陳肇浩說,當時契作面積才一百公頃,但好、壞米都摻雜在一起,即使產量少還是賣不掉,陷入低價的惡性循環裡。

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8萬公頃農地休耕,陳肇浩看著從小熟識的契作戶田莊伯們人心惶惶,對比他到日本參觀越光米生產專區,看到日本人如何從選種、栽培到加工、包裝,層層用心打造出高價米,讓他決心要靠技術扭轉乾坤。

廣告

「台灣米為何比不上日本米?關鍵在品質,品質又影響價格,」他說。米是秤重收購,農民只在乎重量,沒有種好米的觀念。加上為了保本,常會大量施氮肥,快速提升稻穀重量,卻可能產出大量劣質米。

他體認到想走外銷,須打品質戰,但這背後必須要有一群有相同觀念、態度做事的生產者。於是,他首開以品質分級的契作收購價格公式,還在種植期前,親自為旗下契作戶開班授課。

但是要一群一輩子在泥土中打滾的老農,聽一個資工系畢業小伙子的話,並不容易。他只好請來水稻博士許志聖、農試所嘉義分所分場長羅正宗,從生產端教育農民。每期稻作,他和羅正宗每週至少花一天,騎著摩托車到每塊田裡和農民溝通。「教農友看懂稻株葉片的顏色,來判斷施肥多寡,如果缺肥會太黃,過肥會太綠。」羅正宗說。

農友看到博士來,一開始半信半疑的做,到收成時發現減少施肥可使米株倒伏情況減少至兩成,產量也提高15%,才終於相信陳肇浩的方法有用。但,稻米品質的好壞如何驗證,又是一大難題。

「米的好壞,不是用眼睛看,用數據分析才有說服力。」陳肇浩說,為了說服老農,他從日本引進檢驗米質「食味值」的儀器,檢測米粒外觀、水分及蛋白質含量,並將檢測結果分成5級,做為收購計價的品質加乘倍數。

「這是業界首創的價格分級收購制度,」羅正宗說,壽米屋每期契作稻米都會檢測食味值,數據累計逾十年,讓農友有比較依據,相信新方法不僅讓成本省三成,良率也從六成提高到八成,奠定打高價市場基礎。

「契作要讓農民贏、有賺到錢,他們才會跟著你,」陳肇浩說。「搞工」(台語:費工)檢測、分級收購的好處是,一公斤A級米售價達180元,比台灣平均米價40元還高140元,扭轉農友觀念。「以前比誰種得多,現在會比誰的價格好。」他說。

近年,他除了取得台大農業經濟碩士學位,提升經營面知識,也延攬台大資工碩士,在20個產區進行土壤酸鹼值、溫溼度、施肥量等數據的蒐集分析,想要建立一套管理田間栽培的操作手冊。

「任賢齊的〈再出發〉,就是我的主題曲,為了台灣米的外銷,就算開拓新市場很辛苦,沒有停下來的一天,再苦也要去突破。」陳肇浩說。

「種好米才有好價!」他讓農友牢記這句話。青綠的秧苗在田間隨風搖曳,是台灣農村最動人的景致,如今更成為邁向國際的印證。

下滑箭頭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下滑箭頭
資工系 回家 眼睛 接班
商周管理學
商周管理學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精選《商業周刊》之經營管理類深度文章,提供企業領導者必備的管理知識。

 

☛ 訂閱管理趨勢報,掌握第一手消息。

廣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