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現正閱讀
抖音現象級職場新字彙delulu:跟自信、夢想成真有關的正能量字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 wait a 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
/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至頂箭頭

國際 | 全球話題

抖音現象級職場新字彙delulu:跟自信、夢想成真有關的正能量字

抖音現象級職場新字彙delulu:跟自信、夢想成真有關的正能量字
善用delulu心態,能帶給人自信甚至是職業上的成功。 (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撰文者:王貞懿 編譯
商周頭條 2023/12/05
摘要
  1. 抖音上帶有標籤#delulu的影音,已累積超過49億次觀看。
  2. delulu取自英文delusion(妄想),代表年輕人相信自己,即使看似不可能的目標也終將實現的心態。
  3. 在職場上,delulu心態類似「弄假直到成真」。求職者可以勇敢的向上挑戰,即使客觀的條件與資格並不相符。

明明身邊的人相信你做得到,但你卻總擔心自己能力不好、經驗不足,而對追夢躊躇不前嗎?或許你該試著成為一名delulu。

這個虛構詞「delulu」,取自英文delusion,表示幻想、妄想;最早出現在韓國流行音樂的粉絲社群裡。例如,相信自己喜歡的偶像是完美的,終究有一天會成為自己的伴侶,這就是一個delulu的例子。

但最近半年,它再一次流行起來,帶著#delulu標籤的影音,已在抖音上累積超過49億次觀看,成為Z世代心靈自助的一種方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簡單來說,delulu的核心精神,是相信自己做得到。例如,人只要擁有絕對的自信,就能獲得夢想工作或期待已久的晉升。

有人認為delulu的概念類似於「顯化魔法」,當我們刻意且誠心地許願,並通過談論具象化夢想和目標,就能使我們離實現它們更靠近。

《紐約時報》指出,Z世代和年輕的千禧一代口中的delulu,已廣泛用來描述,「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的過程。此心態鼓勵年輕人拒絕畏縮,要擁抱自信。

一位居住在洛杉磯,23歲的內容創作者比貝爾納多(Bianca Bernardo)甚至說道:「願你的妄想都成真,因為妄想就是一種(通往夢想的)解決方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商業內幕》認為,delulu不止是社群媒體上的有趣趨勢,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在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年輕人尋找控制感的願望。因為此刻,買房或組建家庭等重要的人生里程碑,似乎都越來越遙不可及。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delulu心態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例如,文案撰稿人史蒂芬森(Amy Stephenson)就在Linkedin表示,剛開始從事文案寫作時,她是既沒技能又沒信心;第二份工作裡,她雖有了技能,卻依然沒信心;現在她在第三份文案寫作工作上,充滿了自信與擁有許多專業知識,「你必須有點妄想才能取得任何成就,」這是她走過自我懷疑後,真心給出的建議。

不過,研究創傷與情感操縱的治療師凱莉(Amelia Kelley)也告訴《商業內幕》,delulu心態也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例如,這使人們過度關注所沒有的東西、令人感到失望的待遇,讓我們更難感到知足。

她提醒,delulu心態究竟是幫助或另類的糖衣毒藥,最關鍵的區隔是「行動」。「你必須用行動來追隨妄想,」凱莉說,若有人不斷談論著自己的夢想,卻是行動的侏儒,那麼delulu效應根本不會起作用。

《SUCCESS》雜誌則認為,其實delulu心態,對年紀更長一輩的人而言,或許用「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來描述更為熟悉。

全球人力資源公司羅致恆富(Robert Half)一份2019年的研究發現,有84% 的公司,願意僱用和培訓不具備職位描述中所需技能的員工。此外,78%的求職者經常申請他們不符合資格的工作。

因此,在職場上,你的確很有可能弄假成真。

步驟很簡單,第一,假裝(Fake it),先幻想自己在辦公室裡得心應手的處理工作的畫面,並且做出相對應的學習與行動。

第二,實現(Make it),某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完成一項曾經認為遙不可及的任務,

最後,你不必再假裝,而是該維持它(Maintain it),記住完成此任務所需的一切知識與資源,還有你的感覺,讓它變成你一生受用的經驗。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Business InsiderSUCCESSLinkedIn

核稿編輯:吳和懋
責任編輯:林易萱

TikTok delulu 冒牌者症候群 抖音
商周頭條
商周頭條
商業周刊編輯部
展開箭頭

除了每個星期四,熱騰騰準時上架的《商業周刊》以外,「商周頭條」將提供你來自商周記者第一線的採訪觀察、更即時的時事話題分析,與更深度的觀點分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LLOW US
加入商周LINE好友 秒懂新商業
加入好友